第十一章 招聘技师(1/2)
发行的钞票是会不断贬值的,甚至是现在国内通用的银元也会不停地涨贬变化,总的趋势自然是贬值为主,毕竟白银开采量远比黄金大多了。但是黄金不会,至少在人类没有能力移民太空之前,是绝对不会贬值的。地球上黄金本来就是稀少物,而且开采更是麻烦,黄金本身不易磨损,是非常适合的等价物。
如果搞到这六十吨黄金,足以让北方银行大胆发行二亿元北方币,至少也可以发行一亿元北方币,这就是黄金储备的神奇魅力。
只是俄罗斯人不会那么傻乎乎地将大笔黄金直接当做交易款项的,如果没有预计错误的话,他们应该准备将这批黄金运抵美国,然后依此抵押拆借大批美元用于购买军火和支付薪水,以后再从控制区域内收税还债。
思忖一番后,陈安给在喀山的小分队下达了密切监视,掌握动向的命令,真要想搞到这笔黄金也不是他们五个人能够办到的。五个人最多负重难道还能超过一吨,怎么运回来都是大问题。
高尔察克攻入喀山,使得白俄临时政府势力伸进了乌拉尔山以西的俄罗斯中心地区,莫斯科的苏俄大佬们又惊又怒,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俄罗斯有产阶级和反对苏维埃的民众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脱苏俄控制的机会。
在北方军驻鄂木斯克代表的协调下,从伊尔库茨克方向和阿拉木图方向,连续开出四辆北方军控制的机车,从喀山附近一次性接出了五六千犹太裔俄罗斯人。不少依然滞留在俄罗斯腹地的华工和华侨,也被一并解救了回来。
尼森伯姆基金会雇佣解救同胞的模式大获成功。
在上海的尼森伯姆立即被纳入了神秘的犹太社会高层组织视线,接连收到了很多橄榄枝。只是尼森伯姆却坐在办公室里喝起了闷酒,郁闷呀,消息说那边至少还有数万犹太裔俄罗斯人已经云集到喀山一带,焦急等待北方军的火车。
高尔察克的临时政府手上的机车,全力运输军火弹药补给,回程还有大批俄罗斯贵族阶层需要占用宝贵的车厢,自然没有空余运力帮助犹太裔。
在俄罗斯的犹太裔当然不止这么点点,但是大多数都在波兰和俄罗斯交界一带,在这里能够逃出这么多算不错了。
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大傻事,尼森伯姆心有不甘的发电报给科瓦尔,请他出面再和老板谈一谈,能不能降低一些雇佣价格,否则他会破产的。
接到尼森伯姆请求的科瓦尔,转身找到陈安,建议是不是在这些犹太裔中招聘一些技术员和科学家,彻底充实北方集团的技术实力。张尚武总办和张士远总办,已经多次向总部抱怨技术人员太少,很多事情都忙不过来,兰州机器局的技术水平也难以提升。
陈安眼中一亮,是了。犹太人是非常注重教育的,具有非常高的技术人员比例,尤其是很多有名的科学家也不在少数。
马上一份补充协议和尼森伯姆基金重新签署,基金会要协助北方军政府招聘犹太裔技术员或是科学家进入兰州机器局,招聘一个人,就扣除两个人的营救雇佣费用。
陈安这回是主动大出血了。
没办法呀,兰州机器局因为缺少技术积淀,在军火产品改良或是更新上始终没有任何进展,甚至连改动某些关键环节都做不到。
最明显的,就是尼森伯姆从欧洲购买回来的柴油机技术,至今还放在那里当样品,兰州机器局根本无从着手如何提高实用性的问题。
但是中国也有自己精湛的技术优势,就是代代相传的工匠技艺。曾经有台亨得利佩奇轰炸机的鹰式发动机引擎发生意外,检查发现是出现了一条非常细微的裂缝。兰州机器局的技师们对待重新熔炼制造引擎没有办法,但是却利用银丝镶嵌融合技术神奇般地补上了裂缝,另这台被外国工程师判定已经报废的引擎重新恢复使用。
伊尔库茨克马上成为了北方军控制机车的临时换乘中心,所有被营救回来的犹太裔俄罗斯人都在这里进行登记注册,并且专门有人询问是否愿意参加北方工业公司的招聘。一张大大的宣传画报就贴在登记处的墙上,那是一大串不同职位工种的最低薪酬标准,落款是北方工业公司。
远远高于俄罗斯国内薪酬标准的招聘启事,让不少囊中羞涩的犹太人怦然心动,毕竟无论是谁即使逃到远东,甚至更有钱点远渡到美国,都是要找工作。
起初犹太人只是看看而已,但是很快有几个年轻人上来询问了。
脸上似乎还有着油墨,一名年轻人有些犹豫地走到咨询处问,“我报名参加的话,家人能否一起到中国去?”
咨询处也是临时聘请的犹太人在负责,马上回答,“按照他们的条件,这是完全允许的。”
“行,那我报一个名。”年轻人很干脆,立即答复了。
登记的人员一边注册,一边奇怪地问,“伙计,你怎么回答这么利索?”
“远东好像没有这么多工厂,我怕即使到了海参崴,也找不到工作。”年轻人在一张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头也不抬的回答。
登记的人员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是不是通知一下自己的几个朋友,还是参加北方工业公司的招聘好了。负责登记的这些犹太人,也都是尼森伯姆基金会临时在犹太裔俄罗斯人中临时聘用的。
有人开了头,后面就好办了,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带着家人上来登记,准备前往中国的兰州。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