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拉拢-八宝葫芦鸭(1/3)
成婚未满三月便与段荣轩成功交心,隔日又得了他亲手给的家中库房钥匙和部分账本,虽说小四还管着一半的事儿,采买权也还在小三手里,但内宅权限确实已在慢慢移交,锦绣对此满意非常。
更高兴的则是六月初三那日,二叔一家于午后抵达京郊,正式从北地搬了过来。这回才算是彻底拉拢住了他们,不仅能有个关系不错的亲戚家可串门,也等到了能出面上告胡炬的帮手。
二叔一家则是忐忑中充满了希望,他们一直渴盼着儿子能通过科考光耀门楣、改换门庭,段荣轩一提议叫明珅来京城来念书他们便动了心。
农户人家根本请不起先生,州学、县学名额均有限,说是可招收七八品文武官员子弟以及部分庶民,可这少有的机会又哪能轮到无根基的泥腿子?
想要去别人家的私塾蹭着念书,有名的那几个也得看有没有关系可寻,胡炬那里倒是假惺惺的邀请过一回,可明珂那时不过三岁许,年岁相差太多哪能一并念书。
胡烁想方设法甚至砸锅卖铁也只找到个北地富户家的私塾让明珅去学了学,而这堂兄只是不蠢笨也算不上天资过人,几年磨下来仅仅只称得上入了一半门,头年秋闱考过便知自己差距甚远。
去年末他们举家来参加锦绣婚礼未尝没有攀附一回的心思,恰好段荣轩又直言评价“还算刻苦,但先生没找好,有些耽误了”,说完又提出可代为引荐京畿学馆,胡烁一家怎可能不动心?
大齐官府办的各级学馆均有年龄限制,需年十四至十九岁,特殊情况下适当放宽限制,锦绣的明珅堂兄今年不过十七出头再刻苦一回并不算晚,因而胡烁全家稍一商议便答应了段荣轩的邀请。
京畿之地并非想来就能来,明珅可用游学的名义离家四处走动,但要举家离开却需官府开具路条,胡烁本想再次用参加侄女婚礼的名义弄路引到京城,段荣轩却叫他们卖了几亩薄田直接用生计艰难赴京投亲的名义上路。
念书没个三五年哪可能有成效,走关系无需操心可束修怎么着也得准备妥当吧?不卖了地钱哪够用?
何况,念得好考中当官了自然不需要再回老家种地,念得不好几亩田留着也于事无补。更关键的是,段荣轩本就想诓了二叔一家来给锦绣撑腰,怎能还叫那一对长辈挂念家中老宅时刻准备丢下儿子自己回去?
当然,段荣轩也没白诓骗胡烁一回,对方举家搬迁拿出了诚意,那该有的回报他也毫不吝惜,初三夜里小两口便在“至美居”雅间设宴款待了二叔一家。
席间不等胡烁厚着脸询问段荣轩就率先提及了明珅进学馆一事:“去年某曾保证能找个京畿县学给珅郎去念,如今却又有了点小变故。”
“?!”胡烁当即便心中一紧,正想急切的说些什么,却见段荣轩和锦绣夫妻双双脸上都带着闲适笑意,赶紧将差点脱口而出的质问给咽了回去——这样笑着想必不可能是坏事。
果不其然,段荣轩喝了口果酒后又浅笑道:“如今倒是京畿道的部分州学也去得了,二叔真是来得正巧。”
这州学自然比县学更好,胡烁闻言顿时大喜,搓着手拘谨致谢甚至顾不得段荣轩是小辈的侄女婿,拽着儿子便起身连连敬酒。
段荣轩微微欠身便受了对方的礼,又胸有成竹般回答:“等春闱一过便可入学,二叔先得与珅郎商议了究竟念哪一科,某才好帮你们挑个好的去处。”
他这明显有些端着架子的态度却并没叫人觉得心中不喜,明珅倾慕着这说不清道不明的风姿,连大字不识的二婶都明了段荣轩是好心在给自己儿子指点迷津,心中自然万分感激。
挨着锦绣坐的周氏说不出几句奉承话,只得一个劲儿的劝她多吃些,吃好些,全然忘了这顿酒宴本是侄女在自己食肆做东。
瞧着二婶这殷勤却又手足无措的模样,锦绣并未觉得心中不喜,乐呵呵带着一脸真诚的笑意应酬。本就是亲戚,略粗鄙些又如何,和老实人相处心里舒坦又安心,总比那些口蜜腹剑的人强。
“这,念什么也有讲究?”仅仅只是识字而已的胡烁哪知这文人的各种门道,听段荣轩一说赶紧看向儿子,却见他也是一脸茫然。
从来只是闷头念书,哪曾研究过念什么科目更没听说不同的州学、县学竟还有各自的侧重处。
“秀才着重策问;明经注重儒家经义;进士选的是出类拔萃人才,在策问之外还必得擅长诗赋、文律。若想往上层去,这三条路需择其一而行。”段荣轩取了三枚干果,说话的同时将其一个个慢悠悠摆放在餐几上。
而后又悠悠说道:“前者例文是有的,见多识广再寻了名师指点又肯下功夫倒也有一拼之力;第二个么,适合博文广识记忆超群的;后者,则天赋较为重要。常言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见其难。当然,若能考中后面的路自然好走。”
听他这么一分析,同桌的另几个人包括锦绣都开了眼,难怪朝廷取士得中的通常是达官贵人与江南富户的子弟,闷头读书的山民哪能如此针对自己擅长处去应试。
“若是,若是不指望那‘上层’,只是做个普通官吏?”明珅倒也有些自知之明,农户家的儿子想要做阁老当相爷这实在是有些难为人,不如寻个妥当些的路——要真考到五十岁去,家里怎么支撑得住。
“常规的还有明法、明字、明算,即律法、书法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