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谁都不是省油的灯(1/2)
全文字无广告第二百二十一章: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柳乘风的动作,自然而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寻常的百姓,关注的是千户所,可是各大衙门,关注的却是柳乘风。
柳乘风这个人,其实一举一动都落在大家的眼里,原本对这新来的千户,大家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注,在他们看来,在这个节骨眼里,北镇府司派来的千户,多半都是替罪羊,定是在这北镇府司中不受关注的可怜虫,所以才将这人打发到这北通州,是生是死,反正也没有什么大碍。
不过等到柳乘风一下子整肃千户所,雷厉风行之后,大家又不由重新审视起这个柳乘风了。
这里距离京师不过几十里之遥,不必快马便可一日往返,能在这北通州任个一官半职的,哪个和京师里没有一点关系。
接下来一个个的消息,都让这些人态度发生了逆转。
原来这柳乘风不但不是可怜虫,而且是京师里近来风头正劲的人物,不但在牟斌牟指挥使看重,多为回护,便是太子也与他关系莫逆,据说连陛下也对他青睐有加,此人因公封了伯爵,钦赐飞鱼服、绣春剑,在京师里,属于人见人畏的人物。
得到了这些消息,大家才算是明白了,这一次只怕是北镇府司甚至是宫里下定了决心,要整肃北通州,把那些乱党揪出来,所以,才派出这么个人物下来。这个柳乘风,来头不小,看来绝不是个好欺的角色。
北镇府司这边磨刀霍霍,无论是兵备道,还是知府衙门,倒是没有兴致关注这柳乘风如何去揪出乱党,毕竟为官之道,本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北镇府司要拿贼,自管拿去,大家也各自有各自的职守,自然无人去狗拿耗子。
不过这个柳乘风,倒是可以打一下交道,毕竟大家都在一地为官,通通气却是必要的,兵备道衙门里,兵备道按察使黄震微微眯着眼,听着一个书吏的汇报,手抚在案牍上,一直没有做声。
兵备道本是各省重要地方设整饬兵备的道员。置于各省重要地区。弘治朝以前,倒是并不常设,可是到了弘治年间,这兵备道的职权渐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他们掌管监督军事,并可直接参与作战行动。还可以监察地方官员,弹劾地方不法之事,可以说,在这北通州,真正主事的不是知府衙门,也不是锦衣卫千户所,更不是东厂,而是兵备道的按察使。
这黄震,就是兵备道按察使,正三品大员,上马治军,下马管民,同时还负责监管北通州大小官员,甚至是亲军和东厂,也可以弹劾。原本这兵备道的按察使,直接隶属于本省巡抚、总督,不过这北通州,却属于顺天府的范畴,所以按道理,北通州兵备道按察使,是应该归属于顺天府府尹管辖。
不过规矩是规矩,这北通州却是破例的地方,这儿毕竟临近京畿,又至关重要,所以黄震的直属上司并不是顺天府府尹,而是兵部尚书刘大夏。
如此一来,在这北通州,黄震绝对算是最大的地头蛇,如今他主掌通州兵备道已经四年,这一次京察,他也得了一个‘才’字的评价,才字是四格之一,就是说,黄震得到的是一致好评,放在其他官员身上,至少也能官升一级。
不过朝廷有朝廷的考量,北通州这边,自然要铁腕人物来坐镇,所以黄震虽然在吏部被人交口称赞,可是却没有升迁。
现在黄震却是思量那柳乘风的事,这个柳乘风来这北通州,自己是不是该亲近一下,毕竟这个千户和别的千户不同,若是邓通这样的,便是邓通派轿子来请,他也未必赏这个脸。可是柳乘风毕竟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自己若是无动于衷,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沉吟良久,黄震才慢悠悠的道:“来人,拿本官的名刺,下帖子给通州知府、锦衣卫千户柳乘风,以及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县令,还有镇守公公王德利也叫上,就说柳千户远道而来,本官率北通州大小官员,在兵备道设宴,为柳千户接风洗尘。”
书吏听了黄震的吩咐,道了一声是,便飞快去了。
黄震这一番吩咐,都是权衡利弊之后才说出的话,知府衙门、知县衙门这些人都请来,是做一个姿态,告诉柳乘风,黄震给足了他面子,整个北通州的衙门都来了人,至于镇守太监王德利,拉来作陪也是出于尊重柳乘风的考虑。不过东厂那边,黄震却没有把东厂新任的档头请来,毕竟这东厂与锦衣卫的关系一向不和睦,请他们来,说不准还会让那姓柳的不满。
而这设宴的地点,设在兵备道衙门,自然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东厂档头与镇守太监遇刺就是坏在出外赴宴上头,黄震当然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
一句吩咐,便可看出这黄震乃是心细如发之人,表面上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是包藏着无数的心机。
请柬发了出去,送到了千户所,王韬亲自将这请柬送到值房,柳乘风这个时候,却趴在案牍上思索什么,王韬知道,柳千户来了这北通州也是心烦,毕竟他们是外来人,到了这里虽然站稳了脚跟,可是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运河解冻也就是这十天半个月的事,可是乱党的事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真要出了事,可不是好玩的。
王韬如今做了这书吏房的司吏,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可是渐渐的,也有点儿得心应手了,毕竟这是案牍的差事,他是秀才,才思敏捷,真要用心去做,又有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