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路桥项目(1/2)
本来安静的国宾馆湖滨草坪上影影绰绰,在苏禹的即兴发挥下,现场气氛顿时热闹了几分,随着蔡省长一起到来的都是省政府和下面市的厅官,他们这些人虽然没有参与交谈,但是底下的交流却没有停止过,这些人都在猜测省长此行的目的。
等餐桌重新布展起来,苏禹和一众官员坐下来后,苏禹终于知道省长之前在这里开会,到底开了一场什么会,而他也从中暗暗猜到了这个省长的目的。
今晚在国宾馆一号楼会议内召开的一场省府会议是关于钱塘湾跨海大桥项目的可行性研讨和意见征集,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项目资金组成问题,到底是自筹还是靠国家拨款。
钱塘跨海大桥,项目酝酿于1993年,此后几年又经过多次讨论和可行性研究,这个项目也是这几年来每任省长必然关心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杭城、甬城乃至全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关乎到z省彻底融入长三角经济带的关键推动因素,可谓意义重大。
该桥预计建造长度为36公里,这个长度在目前绝对是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规模浩大,但是也有众多难点和问题需要攻克,比如钱塘湾复杂的水文条件和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海上施工难度极大,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整座大桥的建设资金来源才是重点。
目前省府对于资金来源的讨论,主要分为三个选项,一个是完全靠z省自身的力量,用全省财政来支付这笔投资,第二个则是让z省的民营资本发挥力量,第三个则是完全靠国家拨款。
但是这三个选项真正说起来也只有一个选项,就是让z省的民营资本参与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完全靠z省自身的力量不现实,金融危机刚过,z省作为沿海外向型经济比重最高的省份之一如今正是哀鸿遍野,企业大批的倒下,下岗职工不断增多,这导致税源减少,财政压力加大,所以这个选项一经拿上办公会的时候,绝大部分都举手反对了。
而第三个,完全靠国家拨款,这个也很有难度,第一,靠国家拨款,这会降低项目通过审批的可能性,第二,一旦国家的力量介入,那未来这条桥带来的经济效益几乎就与z省无关了。
所以本身就偏爱民营经济的蔡省长来说,让民营资本加入才是最切实际的选择,而他这个提议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但关键是这批民营资本该如何挑选,其中的份额又该怎么分配,这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而且让蔡省长尴尬地是,当他放出这个口风后,本省各方的民营资本却响应者寥寥,所以他今晚才会在国宾馆内征集各方意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争取更多民营资本的认可。
“苏小友,既然跟你谈起这件事,想来你也知道我此来的目的了吧?”这位蔡省长盯着苏禹目光坦然地说道。
苏禹点点头,到现在他哪能不理解呢,无非想要拉投资而已,天下熙嚷,皆为利往,这种事情他遇到得多,早就有心里准备了,而且这里毕竟是他的家乡,老家的人想要发展,他哪还有说出拒绝的话来。
而且,他对这种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很感兴趣,以华国未来的政治状况,这个是最低风险又收益稳定的优质投资项目了!
尤其是这条桥未来建成后,必将是连接沪市与禾城,杭城与甬城这三座z省北部三大重镇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以未来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汽车增长量来看,这条桥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绝对惊人。
不过就算苏禹很看好这个项目,但他心中也有几个疑问需要这位省长解答。
“省长,我知道你的目的,但是您刚才说投资的主要来源是侧重民营资本的,而以我的状况,我的资金性质可是要算外资了啊……”苏禹犹疑道。
蔡省长听了愣了愣,他来之前还没想到这个问题,所以现在苏禹一提出来,他还真得好好思考一番,最终一个随行的助理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蔡省长这才回答道,“这个问题应该还是可以解决的,你可以选择一个国内代理人,让他作为你的投资代表就可以了,虽然这个办法有点处于灰色地带,但是我以省政府的名义背书,未来绝对维护你在其中的利益!”
苏禹点点头,这个想法他一提出来就想过,毕竟是玩金融的,如何将热钱转入国内,他心里可是有一大把的方法,只不过现在他走到了明处,做事也得光明正大得来,只有得到政府名义的背书,他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行,这个方法我可以接手,不过现在我想问一下重点问题的,这座大桥预计的总投资是多少?建设周期是多长?收费年限和收费标准有没有定论?还有……如果我真的要投资的话,我能在其中拿到多少的份额?”苏禹表情很严肃,丝毫没把眼前这位省长当作要尊敬的对象,而是一位可以需要谈判的商业对手。
“按照我们目前做出来的可行性方案,大桥总共分为三段建设,其中两段是大桥南北两岸的大桥连接线,最后才是大桥主体工程,这三段工程项目的总投资额预计在一百六十亿元左右的,其中暂定65的资金用银行贷款,剩下的则是来自杭、甬、禾这三城的民营资本分配,如果苏先生要投资的话,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一个答案,只要你能出得股份认缴资金,我做主给你最多不超过30的份额!你认为怎么样?”蔡省长一脸坦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