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都是观众”(2/4)
活和得到的承认,都不会产生自豪。只有那些你出手相助、被你改变过的人和事,才会让你产生自豪。”史密斯教授话锋一转。聚光灯不失时机的打到两侧的同学们身上。
他包含深情地说:“在大学工作。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他们生机勃勃、充满热情。思想自由,没被生活的重压所改变。虽然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他们是这个社会中你能找到的最佳受众。如果生命中曾经有过思想自由和充满创造力的时期,那么那个时期就是你在读大学。
刚进校时,他们对课本上的一字一句毫不怀疑,渐渐地,他们会发现课本和教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于是开始独立思考。从那时起。就是我开始向他们学习了。
我教过的学生、带过的博士、合作过的年轻同事,都非常优秀。他们中有40多人,现在已经是教授了。他们所在的研究机构有不少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其中就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常春藤名校。
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即使现在,我偶尔还会在周末给他们打电话,向现在还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学生请教……”
没有官话套话,全是肺腑之言。
郑局长深有感触,禁不住叹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章先生。贵实验室有这么多位大师,有这么好的条件。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的常春藤名校!”
nb实验室虽然带研究生、招实验员,但都是为研发服务的,在人员组成中所占比例也很小,章程从未想过把nb实验室变成一所大学,立马摇头道:“想成为最一流的教育和研究机构谈何容易,不仅要大师,还要有大成果。比如两位大师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奖成就却不是在我们实验室诞生的,也正因为如此,除了这个晚宴之外,实验室不再有其它活动,也不会去大肆宣传。 [
想想的确挺丢人的,孙晓光冷不丁地冒出句:“就看蔡博士和陈博士了,他们搞得是开创性研究,属于打开第一扇门的人,只要成就能够得到验证,我想应该有机会。”
z大自动化研究所的康教授问道:“碳纳米管?”
“是的,现在国际上非常热,成千上万的科学家都在搞这方面研究,而且成果不断。”
科学界也是赶时髦的,正如孙晓光所说的一样,蔡扬志博士和陈午寿博士获奖的呼声非常高,香港教育界甚至把他们当成了香港获得诺贝尔奖的种子。
然而,“碳纳米管”的难以被制备性,决定了这条路三十年内很难走通。而诺贝尔奖又必须授予被确认了的成就,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俩获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章程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更不想把获得诺贝尔奖当成基础研究学部唯一的追求,端起果汁杯淡淡地说:“获不获奖无所谓,关键是要有突破性成就。英国科学家霍金了不起吧,可黑洞将一切----包括时间和空间全都约束在自己的引力场内,人类永远无法探测到,只存在于理论上。他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伟大成就。”
夏遥禁不住问道:“那为什么爱因斯坦可以?”
“诺贝尔物理学奖规定只给那些已经证实成果,有实践意义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获奖不是因为他的相对论,而是搞了一个光电效应的小试验,可见不能以有没有获奖来论英雄。”
正说着,第一个上台的史密斯教授被请到港督那一桌,据说等会还要一个授勋仪式,末代港督彭定康将代表女王授予他爵士爵位。
急促的鼓声又响起来,聚光灯再次把光柱打到两位主持人身上。
男同学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抑扬顿挫地说道:“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918年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这段时间正全球热映的电影《侏罗纪公园》,这三件事情到底有什么相关?答案是没有。但生物技术的一项发明,却把它们给连在一起,这就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技术!
pc技术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将一条dna序列不断加以复制,使微量的dna以几何级数方式增加。因此。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还是几十年前凶杀案中凶手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就能用pc加以放大,进行比对,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威力之所在。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现在请允许我荣幸地邀请pc技术的发明者、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另一位获奖者、香港nb实验室基础研究学部化学中心副主任、香港nb医疗股份有些公司首席化学家卡里-穆利斯博士!”
没有比一个实验室同时诞生两位诺奖得主更令人激动的事了。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宴会气氛再次被推向**。
“博士,您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获奖时的感受?”
与刚才一样,主持人一左一右地站在刚上台的穆利斯博士身边,先进行一个简短的访问。
“当然可以。”
穆利斯博士很滑稽的踮起脚四处张望了一下,旋即不无自嘲地笑道:“相信在坐的来宾中有很多人参加过nb实验室创始人、nb实验室技术应用学部研究员章程先生与夏遥女士的婚礼。”
他的话音刚落,一道刺眼的光柱突然打到55号桌。
被人点了名,章程不得不抱着小章晴和夏遥一起站了起来,朝众人挥了挥手,然后用英语大声招呼道:“嗨。卡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