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各方应对(1/2)
李靖不相信关志义他们九个人,就能把突厥兵给牵扯住了。. 。但他还是带着士兵悄悄地接近定襄城,打算发动突然袭击。
他发现定襄城的警备松弛,觉得突袭成功的可能‘性’更加的大了。于是就把尉迟敬德和苏定方两元大将找来,商量该如何偷袭定襄城。
李靖虽然知道关志义他们九个人已经进城了,却没有想过要让他们出力。在古代战场,别说几个人,就是一两百人,也无法撼动一座城池的。
高大的城墙,阻挡着成为的部队,里面的人面对几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敌人,他们九个人怎么可能有机会?
程处亮在出发时,就给李靖提出一个建议,用粗麻布把马蹄裹起来。这样既可以增强马的稳定‘性’,又减小了声音。
对于这个法子,无论苏定方,还是尉迟敬德都不相信这是程咬金教给程处亮的。那么唯一的答案就是,程处亮的‘阴’险狡诈来自于那个关家三郎。
别看这个法子有些‘阴’险,可是对于行军来说,的确有很强的隐蔽‘性’。他们对于关家三郎的评价,也提高了不少。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关志义的本事。
就是这个办法,让李靖的大军感到定襄也没有被敌人发现。
当大唐的三巨头会商突袭定襄城方案的时候,一个亲卫低声的对李靖说道:“大帅,定襄城四个城‘门’全部走水了。”
走水,古代人因为顾忌一些什么的东西,对于火灾避讳的一种称呼。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他的意思。只是四个城‘门’同时起火,谁也不相信这是偶然。
李靖问道:“突厥人的动向如何?”
亲卫想了一下,说道:“据吾等观察,大多数士兵都去救火了。至于是不是陷阱,某就不知道了。( ”
苏定方信心满满地说道:“绝不会是陷阱,因为没有人知道大唐出兵了。更不知道吾等来到定襄城,也不可能知道吾等的攻城计划。”
尉迟敬德说道:“万一关志义他们几个被捉了呢?”
李靖笑道:“敬德,你认为他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背叛吗?他们明知道吾等要来,他们难道不会忍耐一段时间?更何况要抓他们,不是那么容易的。 ”
程处亮自信满满地说道:“教官他们可是有绝招的,突厥人不可能抓到他们的。”
苏定方踌躇地问道:“大帅,现在该怎么办?”
若是没有这场火,苏定方会想到偷袭一道城‘门’,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这四‘门’起火,突厥人会怎么应对,大军又该如何攻城?这个问题变得有些复杂了。因此,这位智将也只能想李靖请教了。
李靖说道:“苏将军、尉迟将军,你们各带一千人分别攻击西‘门’和东‘门’,某带一千人攻南‘门’。这一次,吾等要一举克定襄。”
尉迟敬德有些犹豫,最后还是接受了命令。他不相信关志义有那个本事,他总认为这是个陷阱。
苏定方却不同,他说道:“大帅,某带一千人攻东‘门’,就先走了。”
他是个智将,在唐初也算鼎鼎有名的。
从关志义能活捉尉迟敬德和程咬金这一点看,苏定方相信这定襄城的蹊跷,绝对是哪个关三郎的手笔。现在不抓紧机会攻城,功劳都被那小子抢去了。
抢功劳可是自古以来,所有文臣武将都喜欢做得事儿。
只是有些人做得八面玲珑,没有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有些人却白痴到欺上瞒下,最后落得身败名裂。苏定方就是前者,他抢了功劳,关志义却不得不承认,他们是互相合作。
且说城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不少百姓从梦中惊醒,到处都是“走水”的叫喊声。
没有人知道用隔离带把火势控制住,没有人想到用沙子灭火。
大家都用传统的方法灭火,更让火势越来越大。士兵们也不再考虑守城的问题了,不把火势控制住,不用别人攻城,他们全部会被烧死在这里。
颉利可汗正陪着杨正道喝酒聊天、看歌舞。
他倒不是认为杨家是华夏的主子,才对杨正道这么客气。一方面他老婆是义成公主,这沾亲带故的,颉利可汗也不能六亲不认吧!更为重要的是有杨正道在,中原汉族就有分裂的可能。只要中原不稳,别说攻打草原,就是中原腹地都将成为突厥人的掠夺之地。
当然,颉利可汗对杨正道也不是真心相‘交’,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从小就见惯了厮杀,一直处于四处奔‘波’状态的杨正道,也知道颉利可汗并非真心的帮他。因此,表面的宾主尽欢,实际上趋势各怀鬼胎。
端庄的隋朝皇后萧氏不喜欢颉利可汗,却不得不出面应付这个名义上的姐夫,实际上的侄子。
中原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萧后,对于这种父亲死了,儿子连后妈都娶的风俗习惯相当地反感。可是被不少‘乱’臣贼子裹挟的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哪怕她是前皇后,却依然没有一丁点儿安全感。
这些年,各方势力的丑恶嘴脸,她见多了。要不是为了保留杨家的独苗,她可能早就追随先帝而去了。这样苟活着,对她来说不是一种幸福,而是残酷的折磨。
听到外面的慌‘乱’,颉利可汗很生气,大声的责问道:“何事惊慌?”
“可汗,听说城中走水了。”一个近卫回报道。
四处城‘门’都走水的消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