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武宗记事》

爱尚小说网(23ox.com)

首页 >> 重生之武宗记事 () >> 第四十三章 弘治九年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ox.com/38352/

第四十三章 弘治九年(1/2)

朱厚照看着自己抬起的管状铁制物体,黑漆漆的的一个长条直筒,后面一个把手似的东西,中间用金属零件连接起来,隐约可以凭着扳手的形状看出这是一把枪来。再用力掂一掂,沉得很,朱厚照不费十二分的力气实在拿它不住。

“这就是你说的手铳,这能叫枪吗?跟京营里装备的火铳相差的也太大了吧,至少我能一眼看出来那是一把枪。你这个嘛,实在难说。”朱厚照随父亲视察京营时,也是见过这个时代的枪的,虽然实际应用实在差了些,外表还是比较能唬人的。

早在十三世纪中国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可以称为枪的东西,当时叫“突火/枪”。只是当时的枪管是竹制的,除了能放出白烟和巨大的声响外吓人外一点用处都没有。元朝时,改良了火药配方,又将枪管改为生铁,这才稍稍有了进步,这种枪被叫做“石火矢”。后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东西方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研究道路,中国的枪支制造才被西方人远远的甩在身后。

现在京营中装备的正是改进的“石火矢”,虽然和后世相差甚远,准头火力都不足,甚至需要两人才能操做,但是静态发射的杀伤力还是可以的。

“你别光看它长得怎么样,你看它的扳机的构造。”杜若知道朱厚照少时候跟着他爷爷看过的枪没有一千也有三百,肯定是瞧不上这么丑的枪的,但是他胸有成竹,知道这把枪一定可以震到朱厚照。

朱厚照久不碰枪,基本的枪械知识却还没丢,听了杜若的话一口气提到了嗓子眼,忙去看这把枪的鼓起来的扳机部分,惊愕的看着杜若说道:“这难道是燧发枪?”

杜若笑着点点头,朱厚照高兴的快晕过去了,这可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枪支技术,如今看来黝黑难看的枪管上也变得精神起来。杜若看他这样,笑道:“这个礼物还满意吗?”

朱厚照立马答道:“满意,你从哪里弄来的。”他看杜若一脸促狭的站在那里笑,知道他有意要自己去讨好他,心中却直骂自己没骨气,手却不自觉的就放下枪去拉杜若的手。

朱厚照染上天花时,两人形影不离的一起呆了一个多月,等病好了,又恢复到了十天半个月才能见一次的频率。就这样朱佑樘张氏还因为这一场大病,不放心朱厚照一个人出宫,即使出宫也必定是一大群人跟着。今天好不容易借口机密大事把刘瑾他们支开了,杜若还不使劲多多靠近一些。

杜若拉着朱厚照的手,心内暗笑朱厚照果然长回去了,一副小孩子模样。他只恨这两副小孩身体,可是怨恨也无用,只能无奈的接受,不过是略抱一抱,以解相思而已。

半个月多月没见,朱厚照也十分想念杜若,只是杜若成心让他主动,他脸上过不去,心里带了几分不愿意。见杜若抱自己抱得紧,干脆一口隔着衣服咬上了他的肩膀。杜若知道自己得罪他了,被咬了,也不管他,就任他咬,朱厚照反而不好意思,松开嘴,看杜若肩膀衣服上一个大牙印,急急忙忙把杜若肩上的衣服扒开,看里面的皮肤也有印记,生气骂道:“疼你也不知道躲。”

杜若见他一张小脸苦瓜似的皱的好看,笑道:“给你印了大印,你好放心。”

虽然是老夫夫了,可是两个大男人这样的情话也难得,朱厚照一张嫩脸早就熟透了。

杜若也知道分寸,不好再逗他,解释道:“这个东西还是上次那个徐贝娘找来的,说是她弟弟拜了师傅以后,偶然发现他师傅会的。”

“你信?”朱厚照在现代被家人保护得极好,开公司也是跟宅男们打交道搞科研,到了古代朱佑樘夫妇也宠他,但这些都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这么巧的遇见这种东西,还知道往杜若这里送,怎么看怎么不简单。

“当然信,花了上万两银子,找到的东西怎么不信。”杜若看着朱厚照为自己把衣服理好,十分享受这种被自家媳妇伺候的感觉。“按照刑武来信的说法,她应该是知道我们在各个港口找会做枪的西洋船队后起的想法,大概是急着表忠心吧,倒没想到把这么一个好东西给炸出来了。”

朱厚照整理好了衣服,回头细细端详这把看似垃圾的枪,“怎么会有人会造这个东西,美国独立战争还是用的燧发枪。难道除了我们还有人穿越了?”

“应该不是。刑武查过了,这个人祖上就是元朝造枪的匠户,元朝灭亡后逃了出来,一直在经营染坊。来历是周围的人都知道的。至于燧发枪,应该是他父亲受当年救的一个会造钟表西洋传教士的启发做出来的。”

朱厚照使了吃奶的劲把这个大东西举到胸前,试图瞄准,只是力气实在太小,只好放弃。杜若看他这样艰难,劝道:“你别试了,小心伤着自己。我看这枪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现在才弘治九年,谁能跟你抢不成,以后再说吧。”说完也不顾朱厚照不舍的眼光,拉着朱厚照吃午饭去了。

在弘治九年时,京营中装备的枪还是火绳枪,杜若就找出了燧发枪,朱厚照怎么能不高兴呢。其实朱厚照高兴地太早了,这把枪虽然是根据燧石打火引燃的原理造出来的,但只是点火装置更接近转轮打火/枪,还远远没有燧发枪那样先进的程度。枪管,整个枪的下半部分甚至比现在的技术还差,完全没有朱厚照想象的那样的好。

而且在大陆板块的另一端,德国钟表匠基弗斯已经开始有了想法发

状态提示: 第四十三章 弘治九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