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少回来了(1/2)
东瀛的平安京都有一个很熟悉的别名洛阳。这里的很多地名中都带有“洛中洛外”的字样。李少阳在一本册子见过江户时代描绘平安京都的风俗名画,名字就叫《洛阳屏风图》。而在东瀛语中,去东京被称为“上京”,去平安京都却被称为“上洛”。
这让李少阳很是好奇,这一千四百年前营造的平安京城不是仿照大唐长安城修建的么,怎么又和东都洛阳扯上关系了。这个问题倒也不是多么难解,冲田杏梨精通两国之文化,对此有独特的了解。
田杏梨说古代华国通常实行的是多京制,同时拥有几个首都是很常见的。汉唐王朝这样的繁盛时代,实行的就是两京制,其为西京长安以及东京洛阳。大唐的洛阳又被称为东都,是南北大运河交汇的枢纽,其繁华程度和重要性仅次于长安城。
因此,日本桓武天皇于794年营建的平安京,就是模仿华国的两京制,这一座城被一条纵横南北的朱雀大街分隔两半,靠西侧的便称为右京长安,而靠东侧的就是左京洛阳。本来一城两京,也算是模仿的到家了,可惜平安时代以后,由于平安京都右京的水系,那条桂川河经常泛滥,导致居住困难,于是右京逐渐被荒废,整座城市的发展向左京洛阳倾斜,渐渐的,平安京都称为洛阳的习惯便出现了。
李少阳听着田杏梨的解说,携爱女观赏平安京都的古雅风景,恍惚来到了千年前的大唐长安,不禁心情大好。他们很快来到了平安京都上洛区一条桥之西北,周边俱都是良田,按照天地方位推算,居南主朱雀神灵的那一片石斋,便是六道神社。平安京五大神社之一。
李少阳在神社外围的大门口就下了车,带着空照步行前进。这一片土地都属于六道家族的。像六道家族这样的世代传承的神社家族,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地主,这一片的区域没有开发也不会进行开发,但很多土地都进行了农场式的改造,附近很多人耕种这些土地,全都是六道家族的仆人后代以及神社的信徒后人。
这些人耕种土地并不需要交钱给六道家族,不过他们每年都自觉的将粮食送给六道家,以供奉神社,这其中有着一种信仰和传承的关系。李少阳曾研究过东瀛的神社世家,发现这些世家的收入与土地和商业无关,而跟信徒和仆人有关。例如六道神社的背后,每年都有几十亿日元的捐赠收入……这些捐赠来自东京的上层政治大佬,超级富豪,甚至还有一些社团捐赠。这些捐赠全是不需交税的。那些政治大佬和超级富豪们,要么是六道神社的信徒,要么是古老的六道家族的仆人之后。
除此外,六道神社下面还管理着两家寺庙。这样算下来,全年的收入达到了15亿日元之多。绝对是富豪之家。李少阳带着空照来到了斋门之外,便见两条白石之柱竖起,上面架着平滑的白玉拱石,组成了一个简单的长方形,简洁到了极点而又不失美感。
在这方形的门旁,竖着一道石碑,高一米三整,整齐的用纯正的汉字写着“六道神社”,汉字的本义在东瀛语系中或者经过了变化,但这四个字与华国的汉语却没有任何区别,这足以看出华国文化对东瀛的影响之深了。
李少阳立刻被这门口石碑上文字所吸引,这些文字都是平安时代留下来的,那时候片假名还没发明,东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而且全部文字用的都是汉语,所以李少阳可以轻松的理解这些碑文。
碑文说的是六道神社的来历与先祖故事,上面说六道世家先祖晴明公,曾三次去大唐修习阴阳学,最后携带一把神剑归来,建立六道神社,以供奉这来自大唐的神剑!
李少阳心中恍然,那把所谓的妖刀,竟然是六道晴明从大唐带回来的,那位六道晴明为此还专门建造了神社,以祭祀供奉神剑,传承到这一代子孙,已是平安京都的五大神社之一了。
此时石门内传来喧嚣声,李少阳牵着空照踏步而入,便看到一群黑衣人堵住了石门内的通道,正和神社里几个卫士对峙在那里。
似乎是那几个守卫神社的卫士正在阻拦这些黑衣人通过“鸟居”!鸟居是一种红色的朱门,在东瀛神社里,这种门代表着人间和神仙的分界线,所以对神社来说,这道门很重要,比外面的石门更重要。
李少阳一眼就看出那些黑衣人正是“南星玉姬神社”的人,此时他们气势嚣张,已经把六道神社的几个卫士挤到了鸟居门前。
“喂!放开你们的手!”李少阳微微喊了一声,这一声用上了微弱的灵力,仿佛晨钟暮鼓,敲打在所有人的心中。南星神社的几个黑衣人都觉得心里发慌,情不自禁的就退了几步。
而守卫六道神社的卫士头领,一个年纪得六十的老人却是瞪大了眼,良久才惊呼一声:“是,是阿寺少爷回来了!”
神社的卫士是一种职务,和神社里的巫女,乐师,技师,典司等职位一样,都是世传的职位,这位老人家叫做三井隆之,是看着六道寺长大的老人,小时候六道寺经常称呼他为隆之老爹。
李少阳现在就是六道寺的样子,对六道寺的记忆更是了若指掌,便懒懒的对老人喊了一声:“是我啊,隆之老爹!”
隆之老爹顿时露出一种古怪的神情,既有点欢喜又有点发愁,尴尬的站在那里,却没有立即相认。这种复杂的情绪被李少阳看得清楚,他当然明白原因,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六道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