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1/2)
离太师府外墙仅有两里地的街心,生着一株岁逾百龄,参天而起的老松树。
松柏长青,历尽严寒酷暑而不凋零,常被当作坚贞不屈的象征。古今无数文人骚客,均喜爱赞扬它们的品格,借物抒情,发一发心底的牢骚或感慨。但诗词写了一万首,松柏本身仍无动于衷,从不以人的理念为意。
松树针叶覆霜,愈显苍翠浓绿。苏夜藏在树荫之中,安然坐在一根较为粗壮的枝桠上,遥望着远处的蔡府。
雪后初晴,令人免于雪水沾湿衣服的不适感,天却黑得很快。天光黯淡,已到入夜时分。她端坐不动,犹如一团稍深的影子,完全不起眼,更不会引人注意。天气虽然冷了,白天仍有不少行人过客,从树下蹒跚走过,却无一人发觉树顶有异。
她愿意被人看见时,所有人都无法忽略她的存在。若她不想,那么相距咫尺亦如海角天涯,对方到死也察觉不了她的身影。
一个月之前,她从江南回来,北边的大雁却已向南飞远。由秋入冬之后,南北两地气候差距越来越大,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如今立冬已过,小雪将至,昨日下了一场有气无力的雪,未及覆满地面便化了。寒风倒是吹拂不休,将树枝摇得簌簌作响。
苏夜身体随枝叶摆动,极为舒适自然,仿佛变成了这棵松树的一部分。但她的双眼,始终凝视府内的亭台楼阁,耳边则一时不停,静听飞檐下铜铃发出的清脆响声。她看得如此出神,好像那里是电影院,而她是没钱买票,只能悄然偷窥的贫穷观众。
今年冬至来临时,就是她离开这个世界,重返现实的日子。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幸好她已做足准备。她把偷窥阵地从李师师的醉杏楼,转移到蔡京的太师府,正是为了完成最后一项任务。
她研究府中地形,刻意牢牢记住,即使闭眼行走,也可从正门直线走到后园。然后,她还观察了府邸内外的每一个人,包括内院女眷、书房护卫,以及为数众多的丫环仆从。
这么大一座宅院,既是朝廷权力中心所在,也是权臣荒淫生活的缩影。她看了许多天,发现一些颇为有趣的事情,亦接触过府内的某位成员。现在,她终日耐心等候着,像个拥有绝世武功的死神,随时准备扑过去,挥出降下死亡的巨大镰刀。
冬季来临之前,方歌吟于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日,骑马佩剑,踽踽独行,悄然进入汴梁城。
他曾经失去爱妻,最近又失去爱子,纵使拥有天下第一的名气,亦不能稍减伤感之情。据说,他与诸葛先生会面,与元十三限会面,与苏梦枕会面,与高小上等人会面,并主动要求见一见无梦女。见面时,他盯视她被方应看一剑砍断的手腕,嗟然长叹,半晌无言。
苏夜猜测的没错,雷媚果真抛弃了一切,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他,要他赶紧回京。当时雷媚所知不多,并不清楚方应看的生死状态,只把最坏的可能告诉了他,令他既震惊又疑惑,也跟着乱猜起黑衣人的实际身份。
谁能想到,元十三限已向六扇门的领袖自首。京中人人皆知,方小侯害人不成反害己,遭受害者反咬一口,驾鹤西归去了。
人证物证俱全,再无翻案余地,足以见得方应看一时糊涂,行差踏错,犯下无法挽回的大错,最终机关算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如果方歌吟是个不讲理的人,可能会勃然大怒,不问青红皂白,务要杀了元十三限为子报仇,但他不是。他只是悲哀,消沉,后悔不应该那么早放手,使方应看近墨者黑,见了想要的东西,便强取豪夺,鬼迷心窍地去争抢自在门绝学。
说实话,元十三限杀性太烈,心狠手辣,出手太绝,非要弄死得罪自己的人不可,做派为方歌吟所不喜。但人死都死了,他又能怎样,无非是长歌当哭,伤心懊悔而已。
他祭拜了妻子,又去石桥遗址悼念儿子。他夫人桑小娥的死,至今谜底仍未揭开。方应看曾目睹义母发狂跳崖,在复仇一事上出力甚多,却迟迟追不到真凶。他死之后,方歌吟当真成了孤家寡人,在天地间孑然独行,连夫人的落崖真相也未必查得出来。
事已至此,京城瞬时成为他的伤心地。他反复查问质询,得知再无疑点,于是黯然离开,不愿在此长期逗留。他八月十五进京,未到九月,人已远在天涯,恐怕得等冬至或来年中秋,才能再见他的侠影。
方歌吟进京期间,苏夜刻意避开了他,无意现身和他见上一面。她并不怕他,亦没什么景仰孺慕之情,仅仅是不乐意这样做。
方歌吟无视蔡京拉帮结伙,为祸多年,一力坚持江湖中人不该插手朝廷政务,并果断挂冠归隐,悠游山水,可见他理念与她南辕北辙,见面气氛绝不会愉快。何况,她本是杀死方应看的凶手之一,实在不该到他义父面前晃悠。
蔡党与她为敌,这时候却不约而同,表现得乖巧极了,拒绝顶风作案,激怒这位伤感无尽的当世巨侠。直至方歌吟离京,走得影子不见,他们才像冬眠结束的熊,揉着眼睛醒来,爬出巢穴蠢蠢欲动。
苏夜自然属于这批熊,而且很可能是最凶猛的一只。
她看着看着,忽然往后轻轻一仰,变成半坐半躺的姿势。她身后那根枝子只有小指头粗细,却足够承担她施加给它的压力,稍微晃了一下,又回到随风摇摆的状态。与此同时,树下攀上了一个人,动作轻捷如灵猿,很快攀到她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