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拉一网(1/3)
(四千字大章,支持一下吧!)
白湖湾的水质很好,自从张文林打算搞村村通后,就动员湖周边几个大队把白湖湾周边的田地都改成了育苗地,地里都种上了树苗,树秧苗下面都洒了菜籽,这种菜籽不到四十天就能收割一茬,是养鱼的好东西。
这也算是副业了,各家各户种苗的地里都种了菜草,收割后一律卖给白湖湾的鱼塘,等换季节时候塘里的鱼没什么东西吃的时候就定时洒到鱼塘里。
白湖湾四周都挖通了排水渠和引水渠,以白湖湾的面积,拥有足够的自我净化能力,所以每年雨季的时候换水就足以让白湖湾保持足够的水量和水质。
各家鱼塘也禁止使用药物,一旦发现并且查清认定之后马上就会被撤销承包的资格,所以鱼塘的承包人都很谨慎。
一大早老张家开网拉鱼的时候,很多人都跑过来围观,毕竟这一次是新鱼出网,以前那跟现在是不能比的,参考性比较大,各家都想看看白湖湾养的新鱼怎么样。
虽然老张家的鱼塘里陈鱼也比较多,但是总看得出来这新鱼养两年的个头怎么样,所以等第一网拉起来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被网里拉上来的鱼吓了一跳。
“这些不会都是老鱼吧,怎么这么多!”
“不可能!你看看都是5、6斤重的,这些鱼明显比陈年的水脚(陈年的鱼)要小,你看看那白鲢也只有这个样子还要小一些,看那几条,起码有十几斤重的,一看就晓得是往年湖里留下来的。”
“产量不小!不小!”
“扣掉陈鱼的话,估计产量也不少了!”
老张家湖里的出货还是让不少人都吃了一惊,当然心里也隐隐像是吃了颗定心丸,依老张家这口塘里的产量比,自家鱼塘里的也差不了。
张文林把网撒下去打算等把鱼称重装进网格箱后再拉一网,湖里的鱼都已经有些不安分了,时不时就能远远地看到一团水花从水面上泛开,现在只能等湖面平静一下再起网。
他扎了扎裤脚就上了岸。
“文林啊,你这一网拉的鱼不少啊!”
“有不少陈货吧!”
张文林只是扫了一眼,心里大概就有了个数,湖里的新鱼应该少不了,个头也挺大,白湖湾的水质还是起了大作用的,加上平时喂养的都是地里割的草和养的菜草,基本上没有用人工制作的饲料,鱼的肉质也就有了保证。
这要想做好做大做强白湖湾的渔业品牌,鱼的肉质肯定是要下大力气做好的,张文林懂这个道理,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这么做,但是其他的鱼塘自然也是按照老张家的标准来。
定期测量的水质,各种排放量都是严格按照当初省里农业大学的教授们提供的科学标准来测算的,一开始张文林也不懂为什么要搞这一套,还是张晨知道农大的老师研究项目里有这些东西后才花钱定做了一套设备,死活软磨硬泡弄来这么一套质量标准。
但是你还别说,就这么一弄,白湖湾的鱼还真多了些噱头,不说别的,去年从老张家拉了鱼的货商,早在十月份的时候就打了招呼,问了今年的情况。
去年二十几口塘子拉了将近二三十万斤的陈年老鱼,这些也不过是以前白湖湾发大水淹掉水坝是留下来的鱼种,真要算养起来,一口塘将近两百亩水面,也差不多能产到这个数,虽然不可能跟往年一样,把整口塘子里的鱼都卖掉,但是终归还是要出货的。
这些客商去年也是花了大力气拉住的,不说别的,为了明年白湖湾的大头出去,今年也得出一批鱼稳住他们,只是这个货量,还真的考虑一下。
出多了存货跟不上去,出少了人家不答应,做生意就是你来我往,都留个三分余地明年再来,要是做个一锤子买卖也就无所谓了。
“还行吧,回头二叔你捉几条大的回去,今年头一次拉网,吃两条吃不穷我。”
“不用不用!文林啊,要吃我也掏钱买,屋前屋后的,老吃你塘里鱼也不是个事。”
“爱平!爱平,死哪去了,快捉两条大白鲢,拿两根草串起来让二叔带回去。”
张文林就站在坝上嚎了两嗓子,张晨倒是手快,捻起几根干稻草往手里一捻,捻成一条草绳,穿过鱼鳃就硬生生串了两条活蹦乱跳的大白鲢上去。
“二爷爷,你就别跟我爸客气了,吃他两条鱼吃不穷他。”
他二叔也不客气,拎起来就回去了,都是一个大队的,虽然血缘上算,叫二叔那是算客气,但是张文林也不是小气人,这头网鱼拉起来,没来的就算了,来了的一家两条,没有多也不会短了谁家的。
花了将近个把小时,才把头网鱼都分开称重装箱,这一网也着实拉得不少,一网鱼就足足拉了几千斤。
白湖湾原本不过千多亩的水面,前些年水退下去之后,张湾队上把原来队上养菱角和荷叶的围堰大坝扒了,跟白湖湾合围起来,面积足足增加了一倍还多,三千多近四千亩的水面在百崇县也绝对算得上是养殖大户了。
当初老张家承包的时候,乡里这块地没算上去,不过那些个围堰和荷塘本来就是张湾队上的私产,现在连白湖湾都收归张湾所有了,所以自然就没什么问题了。
几千亩的水面,不说多吧,全加起来两百万公斤的鱼肯定是养得活的,即使捉大放小,到时候真到了起网拉鱼,也少不了那么多。
老张家的这口鱼塘面积不小,算是比较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