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地位“尴尬”的张嘉师(2/3)
临朝称制,其权力与皇帝相等,东汉“临朝者六后”,这种情况下,太后们在选择嗣君时大多“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有些太后为了满足自身的权欲,还废长立幼,如原和帝之后邓太后,以长子刘胜有痼疾为由不立,而偏立少子刘隆,其生时才百余日,刚立不久就夭折,后又立刘牿,也才12岁,一太后竟两立幼帝,把持朝政达16年之久。东汉后宫干政的局面是汉朝时皇后制度乃至后宫制度不成熟的一个典型缩影,这也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完善后宫制度不断探索的结果,对以后不断完善后宫制度起了深远的影响。
而事实上,东汉的外戚或者是后宫干政,作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已经为这些东汉的皇帝做出了一个相对有效的处理方法。
那就是杀母存子。
……
征和二年,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因受苏文、江充、韩说等人诬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败后自杀。之后汉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
汉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长子即刘据,次子齐怀王刘闳早逝,巫蛊之祸后,可以继承皇位的只有四人: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赵氏之子刘弗陵。
刘旦在刘据死后上书汉武帝,自愿回到都城长安进皇宫担任保卫,希望得以立为太子,汉武帝大怒,立即在北阙杀死刘旦派来的使者,并削其封国三县。
刘胥为人奢侈,喜好游乐,而且行为没有法度,所以最终没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刘髆是汉武帝与**妃李夫人所生,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是儿女亲家,征和三年,二人一起策划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后元元年正月,即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刘髆去世。
刘弗陵是汉武帝最为年幼的儿子,在征和三年至征和四年之间,汉武帝认为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身体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时,所以就特别的**爱刘弗陵。汉武帝有心立他为太子,但因其年幼母少,恐怕女主垂帘祸害国家,犹豫不决。
关于钩弋夫人赵氏的死亡时间,史料没有确切的记载,大约是在后元元年至后元二年之间。而且死因的记载《汉书》和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记载的稍有不同。
班固在《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期间,赵氏随侍在旁,因犯有过错,受到汉武帝的斥责,致使赵氏忧郁而死,赵氏死后就近葬于云阳。
褚少孙在《史记》里补记道:
汉武帝住在甘泉宫时,命内廷画工描绘一张周公抱着周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图画,并赐给奉车都尉霍光,于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汉武帝想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数日之后,汉武帝斥责赵氏,赵氏摘下发簪、耳环,叩头请罪。汉武帝命人将赵氏拉走,送到冷宫之中,赵氏回头看着汉武帝,汉武帝说:“快走,你活不成了!”
不久赵氏死于云阳宫。当时暴风刮起满天灰尘,老百姓都感叹哀伤。宫中使者连夜抬着棺材出去埋葬她,并在坟墓上作有标记。
赵氏死后,汉武帝在清闲无事时询问身边的人,人们对赵氏之死有什么看法。
左右回答说:“人们说将要立她的儿子,为什么除去他的母亲?”汉武帝说:“对。这不是一般儿辈愚人所能懂得的。从古到今国家起内乱的原因,是因为人主年小而母亲年壮。女主人独断骄横,**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
后元二年春天,汉武帝在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刘弗陵。
四天后,汉武帝去世,年仅八岁的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
在某个意义上,汉武帝杀母存子,立刘弗陵为继承人,确实是避免了后宫干政,子弱母壮的局面出现。
但是正所谓有利必有弊,汉昭帝刘弗陵的一些处境的描述,恰好是这个手段的缺陷所带来的。
始元元年(前86年),辅佐朝政一年多的金日磾病逝,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霍光与同为辅政大臣的金日磾和上官桀都有联姻关系,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长女为妻,生有一女上官氏,两家结为姻亲,关系密切,每当霍光休假外出或沐浴时,上官桀经常代替他处理国家政务。
始元四年,昭帝年十二岁,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上官安打算让年仅六岁的女儿上官氏入主后宫,遭到霍光反对。上官安与鄂邑长公主的**丁外人关系要好,转而通过公主成功实现目的,立女上官氏为皇后,自己则因亲升为车骑将军,封桑乐侯。
上官家族为了回报鄂邑长公主,想将丁外人封为列侯,被霍光以“无功不得封侯”驳回。霍光此前又曾多次阻止上官家族其他亲戚封官,双方因而结怨,成为政敌。
御史大夫桑弘羊自恃功高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绝,且二人的政治主张有严重分歧,因而桑弘羊怨恨霍光。
汉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因为没有被立为皇帝,也心存怨恨;于是这几股政治势力就暂时联合起来,试图杀死霍光,废掉刘弗陵。
始元六年(前81年),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加紧了政变的准备工作。燕王刘旦将夺取帝位的赌注压在上官桀身上,前后派遣十多人,带了大批金银珠宝,贿赂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