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一百一十回 教子不倦(三)(1/3)
“圣贤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不是说没有道理,而是太过片面。这么说吧,那些圣贤大多都只会舞文弄墨,几乎就没有谁懂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军事。他们只是凭着自己有限的观点来评价事物,很少能从别人的角度来推想事物,因此他们所说出来的话,往往局限性极多。”
说完了这些,陆仁的目光锁定了陆风:“风儿,你也看了那么多书了,那么你知道打一场战争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吗?”
陆风沉吟了一下,摇摇头道:“我有些想法,但我还是想听听老爹你的话。”
陆仁道:“一场成功的战争,最根本的目的是利益、是土地、是资源。”
话到这里陆仁顿了顿,随即举杯自嘲道:“刚才骂完了皇权,现在又在说圣贤的过错,这要是流传出去,你老爹我想不被天下的士子、学士千夫所指都难!”
陆风和陆雨的心头一凛,心里都明白陆仁说出这句自嘲的用意。骂完皇权再骂圣贤,这可不是当时的人们所能接受得了的事。当时的汉庭已经没什么威信可言,骂几句可能还无所谓,可把圣贤也骂上了的话……撑起当时天下政权的是士子阶层,而士子阶层都以圣贤为标榜,陆仁这么骂圣贤的话若是流传出去,诂计陆仁就别想再招纳到什么人才,搞不好麾下现有的人才也会走得剩不下几个。
陆仁这时又灌了杯酒,摇摇头笑道:“好了,不说这些招人骂的话,跟你们说点实际的。风儿、雨儿,你们给我记牢了,但凡是战争,不管是打着什么样的名头,其最根本、最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或是说绝不能放弃战争所带来的利益。任何的战争一但背离了这个‘利’字,哪怕打出来的名头再好、再响,到头来也只能是在穷兵黩武,然后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
陆风和陆雨又一次的对望,在闪烁的目光之中也不知道他们在听了陆仁的这些话之后,心里面在想些什么。
陆仁瞥瞥这俩熊孩子,摇摇头轻声叹息道:“傻孩子,你们在知道了那些难民的情况之后对游牧部族有了愤慨之意,心里面有了想出兵复仇之意是不是?可是在听了老爹说的这些,心里面却又觉得不甘心对不对?没办法,这个‘利’字可是不言不行啊!
“记着,我们汉民与游牧部族不一样。他们都是些强盗,来劫掠我们中原百姓,做的都是无本买卖。抢着了,他们就丰衣足食;没抢着,不过是饿几天肚子。可我们要守护、要维持、要注意的事情太多太多。这么说吧,游牧部族打过来不能算是什么战争,说得难听点就是强盗在打劫;可我们打过去的话却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一点都不能马虎。想扫平胡患,对我们来说不是单纯的动刀动枪再砍砍人就行了,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在做些什么,又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在做的事稳稳妥妥的做下去。”
为了让俩兄妹能更明白一些,陆仁又详尽的解释了起来。
在华夏历史长河中,主动对外用兵的例子并不多,不过好就好在在陆仁所处的时间点还是有那么几次的:
春秋战国时期,秦、赵、燕都有北境之患,这些可以说的并不多,因为赵、燕都是死守,没有过什么主动出兵的事;秦虽然有蒙恬率军北上,但碰上了皇权之争也就没了戏。
入汉之后,汉高祖刘帮曾经主动出过兵,可惜打得相当之失败,这也就没什么说头了。
再接下来就是汉武帝的北伐,这才是陆仁重点向俩兄妹解说的事。
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终于将匈奴打怕,只可惜这一仗汉武帝仅仅是为了报仇与扬威,背离了战争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利益的原则,最终的结果却是虽胜犹败。因为在战胜匈奴之后,汉武帝虽然掳掠回来了大量匈奴的财产,即牛羊马匹,却没有将这些战利品发散到民间以补充民间过度消耗的国力,反而是作为其战胜匈奴的一种炫耀之物圈养了起来。如此一来民力不但没有得到补充,还因为要帮汉武帝光耀脸面,又额外的增添了一笔喂养众多牛养马匹的负担,到后来甚至连汉武帝自己都觉得头痛。
事情到了这里,如果只是这个样子到也罢了。可是后来匈奴向汉庭臣服的时候,汉武帝一方面为了展现出所谓的大汉皇权天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甩掉令自己头痛的麻烦,竟然将缴获来的牛羊马匹赏还给了匈奴!
这样一来匈奴虽然战败,可实际上却无异于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反到是大汉经此一事,打空了几十年的积蓄,整体的国力倒退了不知多少,直接导致在汉武帝之后再无力向外征讨,从而坐视匈奴等五胡日渐坐大,同时也给了“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个言论一个绝佳的参照与借口。
陆仁说完这些,心中很是不平的叹了口气。不过这时陆风和陆雨已经想明白了一些,陆风更是开口问道:“老爹,你说的这些我有些明白了。我们如果出兵去攻打那些游牧部族那就是在发动战争。而如果是想将这场战争打下去,打得游牧部族元气尽丧,再不敢犯我华夏,我们就毕须要从这场战争中取得足够的利益,保证我们的国力不会因为战争而财衰民竭。”
陆仁点头道:“不错,就是这个道理。秦朝的灭亡其实并不在于秦之好战,而是在于其用政残暴,从来就不让百姓安居乐业之故,再说得浅白一点就是没能给予百姓利益;汉武之败,则在于其在战争之后,不知道要将从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