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青灯行馆(1/2)
“人们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事千年,如我一瞬。/.. 。 ”
拐过数条小巷,眼前的场景斑驳的只有一片灰白。脚下的石板湿滑的很,可见曾有多少人曾虔诚的从这里踏过去。不远处有一座突兀的小楼,雕‘花’栏杆、木‘门’阑珊、朱红灯笼、颓靡槛石。
融于景中,沉于雨中,可见不同。
‘门’前一座有些残损的石狮,眼眸残缺,好似盲狮,像是屹立了千年一般。
入内,一座雕‘花’石屏,上面刻画着百鸟朝凤之景,间隙中长出了薄薄的苔藓,长年的雨水冲刷,洗去了原本的颜‘色’,只剩不均匀的灰褐。再入内,没有了白墙灰瓦,鲜红‘色’的楼阁伫立在眼前,犹如神秘画卷中一直隐藏着的鬼魅楼阁,里面住着嗜人心魄的男人。
楼阁静悄悄,无风无声,唯有清淡的灯火从窗里透出,将地上的积水染成了柔软的黄,涟漪阵阵;再抬首看去,可见一块牌匾,暗木劈成,漆上了四个大字——青灯行馆。字迹很是老旧,有些晕染,让人读出了沧桑。
馆内,依旧静谧。里面是十分宽阔的厅堂,这三层建筑在里面居然是贯通的。顺着灯火望去,环顾周遭,偌大的厅堂内,四周竟是由藏书千万卷围成的四堵“书墙”!书墙之间,‘交’错着数十条丝线。每一条丝线之上都挂着无数个可以滑动着的竹筒,若是有风,定会叮当作响不得停歇。而它们看似杂‘乱’的‘交’织在一起,实际上每条都有这不同的轨迹,但这些轨迹的终点就都有一个,那便是厅堂正中的那用檀木低栏支撑着的一块方坐。
方坐位于一半米之高的高台上,上有一张长桌,陈设着笔墨纸砚。而方坐的上空驶一块巨大的木制转轮,上面系着那些丝线的终端。高台后是一张巨大的屏风,足有三米之高八米之长,场面刻画着各种人型,动物,山水以及鬼魅形象,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看上去‘精’细无比,堪称瑰宝。
高台之下,还有一张长桌,燃着几盏灯火,一旁是一摞书卷。若不是这场景实在恢弘壮阔,真叫人以为这只是个小学堂。
一抹身影从那屏风后走出,那男人身着白‘色’内衬,黑‘色’长袍,头戴坞冠,手持青灯。
而后跟着一个孩童,聪明伶俐,满目智慧,端着砚台,两人一起上到了方坐之中。
男人曲‘腿’落座,安稳的将手中的青灯安放在一旁。那青灯的散发着青‘色’的烛火,没有什么光亮很是衰弱的样子,被放下的时候不禁微微的颤动了一下,怕是一口气就能泯灭。而孩童熟练的将长桌上那已经干涸的砚台换下,醺好墨汁,递上笔。他稍稍看了一眼那盏青灯,不禁蹙了蹙眉。
“浣儿,去将《高璃志史》拿来‘交’予我。”长明开口说道。
浣儿明显一怔,“馆主何时对这样的书感兴趣了。”
“拿来‘交’予我。”长明重复了一遍。
浣儿这才赶忙下了高台,来到一堵书墙之前,原来这其中还藏着数把长梯,浣儿攀上其中一个,按照指示找到了那本《高璃志史》,在梯子上微微转了个身,就近的放进了其中的一个竹筒里,轻轻一推,“咯吱”一声,整个厅内的那些悬在半空之中的丝线全部运转起来。方坐上,长明抬手扯了扯其中的一根丝线,很快,那栽着书籍的竹筒便转到了他的手中。
“还有《靖灵志史》。”长明继续说道。
浣儿有些犹豫,不过馆主的命令不可违抗,十分不情愿的轻巧的跳上了一旁的长梯,攀了几格后像之前一样,利用竹筒传输给了长明。
长明拿到手中的两本书,悉心潜读起来。他偶尔抬眼看看桌角的青灯,又沉下眼去。书看得很是仓促,莽莽的翻了几页,好似在寻找什么。
浣儿归来到身边,看上一盏茶,小心翼翼道:“馆主,依浣儿所见,我们还是不要掺和到这其中比较好。”
长明将书合上,“这个我自然明了。”
“还希望馆主是真的明白,毕竟在浣儿看来,馆主还是忘却这段时日比较好。”浣儿斗胆说到。
长明凝起眉梢,“这世上谁都可以选择忘记,唯独我不能。”他起身下了高台,朝‘门’口走去,“有人来了。”
“有人来了?”浣儿脸上出现欣喜的表情,“这一次,馆主还要不要见呢?”
长明闭上眼,像是在感受着什么,睫‘毛’微微一震,随即克制着自己的语气轻声地说道,“这一次,还是见吧。”
“真的吗?”浣儿‘激’动的跳起来,“馆主终于想明白了!浣儿这就去开‘门’迎客。”
看着浣儿兴奋的身影,长明将身子倚在高台边,呼吸略微急促,他扭头看着青灯跳跃的火焰,“琉璃,我定要寻到你,你一定要等我。”
浣儿快跑至‘门’口,打开‘门’迎接‘门’外的客人。
而‘门’外,还未叩‘门’的子慕与‘花’士影,看着这个一脸开心将‘门’打开的孩童,不禁一愣。
“请,请问,这里是青灯行馆吗?”子慕挑眉问道,上下打量着浣儿。
浣儿整了整表情,“这里是青灯馆主,二位有何所求,还请说明,否则是不能进入院内的。”浣儿说着规矩。
‘花’士影看了看身边的子慕,“他问你为什么而来的,还不快说,不然你连大‘门’都进不去。”
子慕白他一眼,“让你跟来就不错,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