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东海舰队(2/3)
数这个时代的海军将领一样。比起潜艇和航母,他们更推崇超级战列舰。这种想法不是另类,潜艇虽然诞生的早,但是由于这时相关技术的落后,潜艇吨位小、潜伏时间和水下前进距离短,潜艇的突袭和水下袭击力量都不是很厉害。而且在这一时期,巨炮巨舰的海军战术和思想也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各国海军的高层脑海中。别说潜艇了,就连航母的作用都被很多人报以质疑和嘲讽的态度。
回国之后。由于为了避免过早的引起当时日本窥视,华联的水面舰只力量近乎于没有的状态,各船厂也没有什么水面舰只的建造计划。
潜艇的建造和研究却得到了非同一般的关注和重视。
从最初的仿制德国u型潜艇到自行研究改进的新型潜艇,以及随后持续不断的更新换代,华联潜艇的展度一直让海军内部的潜艇驾驶员们欣喜若狂。
因为他们在不断的演练中越来越多的现。这个被世界列强们一直轻视的潜艇有着令人意想不到可怕攻击力和威慑力。
新型潜艇中,特别是目前华联海军所列装的黑鲨i型潜艇对外界一直都是相当神秘的,潜艇的船坞是半封闭式的,每次出海不久后便能潜入水面下以躲避有可能存在的观望者,同时出海的时间也尽可能的选择在夜晚中出航。
在航海训练时也尽可能的躲避非己方的水面舰只,这样一来二去。也变相的锻炼了潜艇部队的水下规避和隐藏能力。
在人员上,所有潜艇官兵在选择当一名潜艇官兵时都签署了保密条令,对于自己所工作的岗位、潜艇编号、潜艇内部结构以及各种设备对外均绝口不提。
而参与潜艇船坞的管理、维护等后勤官兵们也同样需要签署保密令,以至于很多官兵们对家人们只能说自己是普通的水兵。其余的一概不知。
因此在这么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之后,世界各国对华联新型潜艇所能掌握的资料和情报非常的少,它们只能大概的知道潜艇的尺寸、估算出排水量、艇员数量等一些周边信息,却一直无法能得到更多详细的情报资料。
同时即便是同样重视潜艇部队的德国人,对华联海军的黑鲨i型潜艇也是知之甚少,只是在装备购买了华联生产的少量碰性制导鱼雷之后,德国人这才现,原本自己的学生已经在悄无声息的越了自己。
只是它们打破头也无法能想象得出。中国人在潜艇的研究和生产上,不是小规模或者局部技术上的越。而是从设计思想、生产工艺还有实际使用和战术上都已经远远的将它们甩在了身后。
自从进入到1939年以来,由于进入到即将和日本全面交战的准备过程中。海军的展度开始明显的加,各造船厂均开始能第一次火力全开的全力生产各种船只,这样的光景在这么多年来还是次出现。
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别看现在华联在中国战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歼灭了日本华中派遣军三十多万主力。
可这只会让日本变得更加疯狂,要知道,如果毫无顾忌的征调预备役,日本绝对可以组建五百万以上的部队!
而此时的日本海军甚至可以说是仅仅排在英国人之后,位于世界第二的宝座,唯一欠缺的只是工业产能,所以才会在二战末期被美国海军反超。
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海军是钢铁消耗特大户,华联不可能将自己原先那点产钢量的使用投入到到目前为止仍旧一直在消耗而无收入的海军中去。
工业建设需要钢铁,民生建设需要钢铁,就连最基础的基础建设同样需要着大量的钢铁。每年的产钢量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偏袒给了海军,但是这点钢铁对于急于壮大的海军来说仍显不足。
日本就是因为海军占用了整个国家大部分的钢铁供应,才使得工业发展和陆军装备改进大大落后。尤其是陆军,别说装甲机械化进程了,就连摩托化都只能在少量精锐师团身上才能够实现。
随着华军地面部队逐渐收复大半个中国之后。特别是投入了建设几个大型的炼钢基地,钢铁产量得到了一定提升,这时海军才敢放开手脚的扩张自己的实力。
与水面舰只的生产有些不同的是,潜艇由于一直是几个大型船厂的主打产品。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各厂都培养出一大批富有经验的高级技,同时也积累了非常多的和u型潜艇有关的生产经验。
因此当陈炯明的扩军令一下达,潜艇的生产度明显的得到极大的加度。
和过去的生产手段相比。现在黑鲨i型潜艇的生产更像是一条流水线作业,在各小型船厂中所进行的分段式生产不仅充分的利用了各船厂的生产能力。在当这些分段的舱体被运送到总装船坞时这些舱体会以一个惊人的度逐一焊接起来。
同时在很多生产工艺上,原本费时费力甚至成品率并不高的生产技术,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改良后,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次品、废品的诞生几率。
就像原本的船体耐压外壳,以前只能在钢厂中一次成型。不仅对钢厂生产过程中要求高,同时也提高了运输的困难和成本。
但是现在,铜厂可以不需要再进行这样复杂的生产,他们只需要成批量、大批量的生产出尺寸和外形都比较单一的高强度钢板,在经过高效利用率又高运输到造船厂后,这些高强度的钢板会被巨大的轧棍机慢慢的轧出一个船厂所需要的弧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