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级警报(1/2)
“殷兄的情报果然精准,时间、地点、人数,一个不差,这一杯,我敬殷兄!”
殷世振淡然一笑,以茶代酒,举杯与太子共饮,随即开口道:“殿下这么做,难道真的不担心圣上震怒吗?”
赵昊摇摇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我大缙只需要一座书院便足够了。”
这句话的语意有些模糊,但殷世振却听懂了,他点点头:“有道理。”
的确是很有道理,毕竟天赋王权,任何一位有足够野心的帝王都不会允许有如同春秋书院这般的存在,对自己的权威造成极大的威慑。
几百年前的国教院便是因此而没落的。
摄政王洛丘也是因此而死的。
难道说,历史要重演了吗?
可问题在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年春秋书院的力量正在逐步衰落,如果不是夏生力挽狂澜,此番的春闱大比就将会扯掉春秋书院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在大缙王朝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前后五代君王的不懈努力,春秋书院正在自然而然地一步步走向衰落,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在百年之后,或许大缙王朝的修行界将会顺利过渡到一种新的格局。
一种大缙皇室最乐见其成的格局,比如像赵昊所说的那般,全天下只剩下了最后一座书院——皇朝学宫。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太子突然变得如此急切?
或者说,为什么缙帝默认了太子的这种急切?
殷世振没有真的问出这个问题,但他已经在心中有了答案。
无外乎两种可能。
要么缙帝时日无长。
要么,就是因为夏生的异军突起,让赵氏皇家感到了极大的威胁。
不管是因为哪一种可能。殷世振都至少从太子这里知道了一件事情,打压春秋书院,并不仅仅是东宫一方势力的意愿。而是得到了缙帝的默许,甚至得到了整个赵家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或许赵家再也找不到比此刻更合适的机会了。
此时的不句山,正处在历史上最孱弱的时刻。
院长白丘下落不明,副院长唐子安葬身山腹,副院长韦秋月自落日谷一去不复返,春秋书院众弟子因为蛊虫之乱死伤惨重,守山大阵被摧毁殆尽,唯一一个被人们视为春秋书院中兴之希望的夏生,现在还留在金元秘境中。
而执掌春秋书院一应大权的。却变成了与夏生心有间隙的胡硕副院长、周院士,以及二代弟子钟薇薇。
这是内忧。
除此之外,因为裴元机的死,唐子安对夏生的袒护,使得整个裴家几乎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春秋书院的对立面,上一次裴袁闯山不能,是被秦小花拦下了,可下一次若来的是比裴袁更不讲道理,更加不择手段的裴敬之,谁还能拦得住裴家的复仇?
更别忘了。将整座不句山陷入风雨飘摇中的蛮族强者,牧北,至今仍留在大缙境内。他的老师,蛮族大祭司叱奴阎,在看到春秋书院的孱弱之势后,难道会无动于衷吗?
这便是外患。
身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春秋书院,让大缙皇室看到了百年难得的机会,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推波助澜罢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赵昊之所以能够当上太子之位,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一件事情。
至少在揣测圣意这一本事上。当今世上,无人能出其右!
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父亲。
这种了解甚至超过了他的弟弟。他父亲最喜欢的小儿子,赵辰。
所以当赵辰在春闱大比中对春秋书院施以援手。与夏生结盟,共同打压天星院的时候,赵昊却做了一件完全相反的事情。
他想要将春秋书院打落深渊!
不过一念之间,殷世振就已经从太子殿下那短短的十几个字中,猜测到了如今天下整个大势所趋的方向,不得不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年他在裁决司所培养的,对政治的敏感性。
因此接下来,殷世振笑着问了一句话:“殿下的亲随去了朔河,那么,春秋书院的大部队怎么办?全权交给和堂吗?”
殷世振的这句话并不是试探,而是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因为他如今暂领掌旗使一应权职,自然比夏生更早就知道了和堂的存在,也自然而然地将这方势力与太子联系到了一起。
夏生之所以会冒着极大的风险让康无为提前折返,就是为了告诉秦小花,和堂很可能是太子创立的。
因为当日在忘归林中设局伏杀赵辰的人当中,就有一位姓狄的奸细。
而在夏生南下去往落日谷的途中,所遭遇的那批实力不凡的杀手,同样是一位和堂的狄先生所招募的。
不过夏生没有机会当面质问太子,而以如今殷世振与太子的盟友关系,他却可以如此平淡地说出来。
听得殷世振的这番问话,太子只是浅浅一笑,太阳的余晖透过竹窗洒在他的脸上,刻画下一抹阴柔的暗影。
“真不愧是裁决司,知道的事情的确不少,你觉得,经此一役,和堂是否能有足够的底气,正式踏上历史舞台了呢?”
无疑,赵昊对和堂抱有非常高的期望,毕竟,除了春秋书院之外,总揽天下一应财政大权,手握粮草和兵器这般重要物资的秦家,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啊……
他甚至有过设想,如果有朝一日他真的坐上了那方意味着九五之尊的椅子,他首先需要做的是什么。
当然是让春秋书院和秦家善堂变成史书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