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莫桑比克射击(1/2)
: “是!”焦勇显然也很满意自己的表现,一个立正。> 众人注意到,侯大盛的前两枪都是打在靶子的胸口处。最后一枪,则是打在了靶子的脑袋上。这是一个半身钢板靶,子弹击中的痕迹很容易找到。距离也不远,只有二十米而已。
“这个战术动作,叫‘莫桑比克射击’。”侯大盛看着他们,把枪关了保险放回枪套里:“这个战术射击方式,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非常流行、简单、有效,经过多次实战检验的近距离对战射击战术动作。它的连贯动作是bang、bang,然后迅速修正射击位置bang~!打出最后一枪。”
侯大盛背着手,走到了这些战士的面前:“这个战术射击方法是出自于一次实战。1974年,非洲莫桑比克独立战争结束前的几天。一个叫麦克·卢赛尔的雇佣兵出现在了莫桑比克的洛伦克-马奎斯国际机场。当时他受雇于葡萄牙殖民地军方,和苏联所支持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作战。”
“交战中,卢赛尔转过一处街角就迎面装上了一名手持ak-47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游击队员。当时双方相距大约10米,而卢赛尔手上只有一把勃朗宁hp-35手枪。但卢赛尔毕竟作为雇佣兵,受过专门的射击训练。第一时间他就反应过来,并迅速的朝游击队员的躯干中央部位开了两枪!”
侯大盛看着这些战士们,轻声道:“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也是你们被教育到的做法。射击躯干,目标比较大。一般来说,两枪命中率躯干基本可以让对手丧命,或失去反击能力。但卢赛尔在击中对方的同时,发现竟然还没有击毙对方。所以他选择了在对方的头部补了一枪。”
“几天后,战争结束。> 侯大盛站在他们面前,将这个战术动作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卢赛尔告诉了自己的老朋友,这次极为危险的经历。而杰克很敏锐的发现,这种战术动作是非常值得深究、推广的。很快的,他对这种战术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研究。融入了自己的教学中去。同时,因为这种射击战术是卢赛尔在莫桑比克作战所学到的,所以他将这种射击战术命名为‘莫桑比克射击’。”
“1976年,杰克·库伯整合了‘莫桑比克射击’后开始在自己的射击学院里面传授。库伯是著名的轻武器战术专家,所以从美国到欧洲,大量的北约国家都有送军警前往库伯的学校,学习射击的经历。而这种射击战术,也在北约国家普及开来。”
顿了顿,侯大盛看着众人肃然的道:“我之所以说,这种射击战术经过实战的检验。是因为它真的在随后发生的作战用,得到了具体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战果。”
“1977年,也就是莫桑比克射击被定型并推广一年后。4名巴解组织的成员,将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劫持到了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事情发生在10月13日,五天后的10月187日。德国专属反恐力量g-9冲进摩加迪沙的机场,迅速的冲进飞机内直接将四名劫机者全部击毙。没有人质受到伤害,全部86名人质安全获救!”
侯大盛顿了顿,沉声道:“注意,这次行动中所有被击毙的四名劫持者无一例外全部是胸口被击中两枪。同时头部被补了一枪!”
一众人不由得肃然,莫桑比克射击他们真的是第一次听到也是第一次接触。刚刚侯大盛的演示中,他们已经看出了这种战术射击的强悍之处。很简单,很多时候你对面的对手被击中了两枪躯干之后未必就无能为力了。
“那一次的反劫机事件,非常的轰动。而g-9解救人质的全过程,也被英国的王牌部队sas全程观摩了。英国人迅速的发现了这种射击战术的威力,有了这次一次成功的案例莫桑比克射击很快的被引入英国人的训练范畴内。”
严建安这个时候走过来,把一个茶缸子递给了侯大盛。后者微笑的道谢接过来,然后看着焦勇等人继续道:“1980年4月30日,伊朗阿拉伯解放阵线的人冲入了当时伊朗驻英国大使馆,挟持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作为人质。六天后,sas接到命令突袭大使馆解救人质。”
“这一次,六名挟持者五人被击毙一人被活捉。”侯大盛放下茶缸,微微一笑看着众人道:“依然是莫桑比克射击,在这次的事件中大放异彩。这些是公开的行动,还有很多不公开的行动、一些雇佣兵的战例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我只想告诉大家,这种射击战术在现实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它是行之有效的。”
再没有人会去怀疑这点,所有人都打着立正安静的听侯大盛的陈述。现在,无人再会去质疑侯大盛到底够不够资格做他们的教官。他们现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能够从侯大盛这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来,你们每个人都体验一下。一个弹夹。”侯大盛一招呼,让他们都出来拿枪。靶子就在眼前,说一百遍不如打上一遍。二十余人顿时站出来,然后有序的挑选了手枪开始在自己的靶位前练习。
所有人都在“叮叮当当……”的射击着,侯大盛则是一步步的走过这些靶位。看着他们练习,他没有去多说什么。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太有用,要让他们自己先体验一下。然后把一些要点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慢慢的去找感觉。
待得所有人把自己弹夹都打空了,侯大盛才让他们集合起来:“都说说看,什么感觉。焦勇,你先说。”
“是!”焦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