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满桂复起!(1/2)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弃官回乡。
没错,这货现在根本就不在朝为官了,自己回老家了。
朱子龙只得让皇帝分身下旨,去他的家乡找人。
然而,世事难测呀,古代时交通不便,又没有电话,公路也没有几个。
加上山西大灾,能老实呆在家乡的也没几个人。有时候从这个省走到那个省,花的时间就要几个月,中间还可能数百里无人烟。
别看什么天下都是皇帝的,真要你让皇帝找一个人,而那个人不知道你在找他,或者说有意暂时不想你找到他。呵呵,那无疑******里,相当于大海捞针一样难!
所以,朱子龙安排下去给老孙传信的人,能不能很快的找到人,能不能顺利的将孙同志带回来。
只有,老天才知道。心里并没有底!
不过,没关系。
没有孙屠夫还有卢屠夫,对于孙同志,朱子龙只是感觉他是历史名人,记忆犹新罢了。
事实上,只要大环境下,不出大错,用谁也是用。
再说了,不是还有一个卢象升吗?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汉族,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著名将领。
尽管现在还没到1629年,己巳之变。
卢同志的官位现在还不大,只是一个知府。在原来的历史上,他要在1629年的后金从喜峰口突入关内,就是“己巳之变”。
卢象升也是在这时候崭露头角的。他招募了一万多人,进京协助防卫,立下小小的功劳,于次年晋升为右参政兼副使,负责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号“天雄军”。
这是他带兵的起始,明史载:“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考虑到历史有了变动了,朱子龙决定提前提拔他。
于是,一道圣旨就下去了,内阁也意见不大,毕竟皇帝支持,而卢同志本身还算是东林党中的一员,只是有些另类。
为什么说卢同志另类呢!
那是因为,明末东林党中,实际上分成两类人,办事的人,不办事的人。
比如,1:你要么不办事,参加东林党骂人集团,你只要骂人就行了,其他别管,跟着骂就对了。
而且大家骂什么,你骂什么,不能歪楼,保证你一路平步青云。满洲人打过来你投降就可以了,富贵财产什么的一样不少。(大部分东林党人就是这得性)!
2,你如果要办事,对不起,你就成了骂人集团的靶子,除非你在骂人集团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譬如洪承畴之类的。
要不,你一办事就等着挨骂吧,不骂你骂谁,人家都在骂人,就你在办事。所以麻烦老兄充当坏蛋的角色,挨骂吧,这和你的业绩什么的都无关,反正为了骂而骂。
很显然,卢同志就是第二类东林党人中的战斗机。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朱子龙才会对卢像升另眼相看几分,有心提拔重用。
当然了,与此同时。
朱子龙对边关那边也没有放松,这不。
在京城养伤大半年的满桂终于是康复了,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决定再次让他上前线。
一道圣旨召他入宫,隔着老远,满桂就在朱子龙的皇帝分身面前,双膝跪下,磕头说道:“微臣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走下龙辇,亲自搀起满桂,笑道:“爱卿,快快请起。你办差尽心朕很是放心,可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毕竟刚刚康复。朕今后还有很多大事需要你去!”
“微臣粉身碎骨,难报皇上大恩。”满桂当场泪流满面,磕头不止。
等到一轮番的做秀交谈过后,满桂不但官复原职,还加官一级,赏银千两,谢恩暂回。
转过来,回到宫里的朱子龙皇帝分身,就接到了东厂的密报。
“袁崇焕坚持说不能放弃锦州,说是修建宁锦防线是孙督师留下的辽东策略,放弃锦州就等于前功尽弃。不但抗命不撤,还要求新任督师向朝廷请款,重修锦州城池?”
啪!
朱子龙一把将密报扔在了桌子上,冷哼了一下。
“重修锦州城池?国库里的银子还没被糟蹋够么?”
此时此刻,朱子龙对袁崇焕再次恶感倍增。
然而,这货在辽东已久,已有气候。他手里的部分听命军队又全部是辽东本地人,和锦州百姓沟通方便。朱子龙有理由相信,一但朝庭有命。说要放弃锦州,他就可能会派人到锦州散播谣言,说什么锦州百姓一旦撤回山海关,就会无粮可吃。
反正,这种明白人估计也是知道帝心不喜他。
所以,干脆站在大义的道德观念至高点上来做事,以道德绑架皇帝。
相信朝中和内阁中,亦然有不少大臣害怕承担丧土辱国的责任,所以也会认同他这种做法,为之助威。
想了好一会儿,朱子龙咬牙切齿的自语:“毒瘤!袁崇焕这小子就是辽东最大的毒瘤!”
“他为了自己的声名和权力,根本就不理会以土地换时间的策略是否正确。看准了朝廷顾惜面子的弱点,就铁下心来和你对着干,到时候不管朝廷采纳那种策略,以他和后金多少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都能保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