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阿拉伯数字(1/2)
阚泽的能力出众,并且在吴国受到重视的程度不言而喻,因此马国荣在添加成功后阚泽,内心还抑制不住的激动,尽管他的名气也许没有周瑜、陆逊这类东吴一把手出名,但是他的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
“国荣兄,在下阚泽字德润,有些事情要请教您一二,如果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阚泽不愧是性情谦逊恭谨之人,对马国荣这类现代人都这么客气,他可不像是马忠那么粗鲁啊,而且又不像是吴范那么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地位,阚泽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马国荣交流。
“这就是三国时期的寒门学者?”阚泽并不是出身名门,属于寒门子弟,因此也养成了一些谦虚的性格,这对他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许是孙权重视他的一个原因之一吧。
马国荣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连忙回道:“阚泽先生客气了,只要我懂的,在下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古代先生是对学者的尊称,这个称呼是马国荣对阚泽的尊重,不无不妥,而在现代的话,先生只是称呼男士的意思,老师的尊称之意逐渐消退了。
“好,那我就直说了,请问这是什么?”阚泽发了一条信息过来,再附上了一张图片,马国荣看了看,原来这是辣条包装袋后面的原料列表,上面标注了添加的东西有哪里,还有量是多大。
“辣条包装袋啊,阚泽先生难道对辣条情有独钟?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私下里面给你汇一箱辣条怎么样?”以阚泽的地位,能得到孙尚香赠送的辣条是很正常的,而阚泽发的画面包装袋的那一面,而不是正面,这到底有什么用意?
“不是的,我想问的是图片之中的那些数字是什么?跟我们的数字好像所不同的,对,就是手机号码、电话号码、生产许可证号的那些奇怪数字。”原来阚泽观察到了后面的数字啊,不愧是数学方面的学者,一下子就辨别出了这些是数字,古代的数学主要是《九章算术》,用得是有关生活上的算术方法,而且计数的话是大写的数字,比如说一、二、三之类的,而这个数字的话,三国时期的阚泽是没见过的,为什么呢?因为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在公元3-4世纪左右创立的,也就是说阚泽所处的时代,阿拉伯数字还刚刚发明不久,传入中国的话,时间可以推算到14世纪左右。
“这是阿拉伯数字,在现代是国际通用的数字,计算起来方便许多。”马国荣说完,阚泽十分好奇地说道:“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不是,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不管是阿拉伯人开始传播到欧洲,随后再传到了中国。”马国荣耐心地解释道,然后把阿拉伯数字的一些基本常识告诉了阚泽。
“太奇妙了,如果我早学会阿拉伯数字的话,圆周率的后面的十几位数字我都能够求出来了。”阚泽说完这话,马国荣想起了东汉时期的张衡、祖冲之了,似乎这两个古代学者都对圆周率进行了研究,张衡的话,只是算出了后面几位数字,而且有些误差,但是在那个时代算是一个先驱者了。
而阚泽研究圆周率的话,知道的人不多,但是马国荣刚才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上面写了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的确是借鉴了阚泽的研究成果,看来阚泽在数学上的成就已经达到了极为惊人的程度。
马国荣的学历只有高中,跟这类媲美数学大学教授的人物说数学的话,那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嘛,所以马国荣在和阚泽交流了一些阿拉伯数字常识性的东西之后,就不敢再说数学了,以免贻笑大方啊。
“阚泽先生,您对现代数学这么感兴趣的话,等下我就去书店一趟,给你买一些数学教材怎么样?”马国荣突然觉得要让阚泽从小学数学学起的话,以他的智商和数学上的造诣,到底能不能把达到什么样的数学程度?
“教材?哈哈,我正愁没地方获取这类知识呢,希望国荣兄能多买一些书籍给我。”阚泽是有名的书痴,年少时候曾经以抄书闻名,借别人的书抄上一遍自己观看,把原本还给别人,不仅说明阚泽家境不怎么样,而且还极为善学。
马国荣和阚泽聊了许久,感知到了阚泽散发出来的好学之心,暗自敬佩不已,说道:“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啊,阚泽通过辣条的包装袋见识了阿拉伯数字,再通过我来得知一些现代数学的知识,就能够手算出圆周率后面几十位的数字,要知道这不是背诵圆周率数字啊,而是在不知道圆周率是多少的情况下,精准计算出来圆周率,并且是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个时间段。
随后马国荣驱车前往最近的书店购买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数学教材,搞得装一车的数学课本,打算全部送给阚泽,虽然不知道会得到什么东西,不过送书还是比较文艺的送礼方式,并且是一个人生的数学课本。
这么多书,要看的话都不知道要多少时间啊,普通人学习这么多数学知识,起码要花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数学的成绩能不能及格都是问题,别说是做什么数学研究了,在他们看来数学根本没什么作用,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许多人太依赖计算机了,因此口算、心算能力逐渐下降,加减乘除这种简单地数学题目,应用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时候,还要拿出手机打开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如果没了手机,现代人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
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