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气疯的袁绍(1/2)
柏人,北依泜水。
《山海经》说:“敦舆之山,泜水出其阴。”春秋战国时期的“敦舆之山”,即今日内丘县与邢台县的界山--中岩山(即凌霄山)。
凌霄山,又名灵霄山、中岩山,在邢台市邢台县北部山区与内丘县相邻之地,距邢台市区35公里,主峰海拔1089米,可供游览面积24平方公里。
《顺德府志》记载“僻处西域,距府城(顺德府,今邢台市)七十里,介于皇姑、太子两岩之间“,故原名中岩山、中央寨,属太行山的一个支脉,该山地处太行山深处,四面皆是陡峭的悬崖绝壁,只有数条羊肠小道可通山顶。黄巾军寨位于灵霄山中段。
张角曾在此创建太平道,后被皇甫嵩所围,张牛角率军出据黑山,黄巾主力虽成于黑山,后张燕继位,复重建黄巾大寨,以心腹孙轻坐镇。
随着袁绍灭公孙后,大力围剿黑山军,此处军营又成了张燕主力所在地。
张燕坐镇此地,遥控各地黑山军以及晋军细作,使得太平道在冀州死灰复燃。
阴夔就是在赵国时遇到太平道的余孽,才和张燕有了联系,这才有偷袭柏人之役。
太平寨,黑山军再次被召集起来。
从黄巾起义始,太平军由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时代,逐渐演变成手持兵器的义军,再到割据一方的贼军,至今已成全副武装的铁甲军。
黑山养马不易,再加上深处太行山中,因此张燕的黑山军转变为山地军,哪怕黑山军一再遭裁撤,数十万黑山军目前依然有近三万的编制。
以张燕为黑山将军,张白骑、左髭丈八(原被张辽所俘,晋军与黑山军合并后被放归,易名为左咨,字丈八)、孙轻分统一部。
黑山军的装备,俱是藤甲,手持百炼缳首刀,人手一张长弓。
张燕正在点将台看着天空缓缓升起的太阳,他已与阴夔约好,大概这两天就会有消息传来,一旦袁军袭城失败,黑山军将强攻柏人。
只是黑山军地处太行山东麓,攻城器械很难运下山,说不得要让常山的晋军送来。
“将军,将军,柏人来得消息。”
张燕的大管家刘当快速小跑着过来。
张燕两大心腹,一是孙轻,二是刘当,孙轻掌握兵权,刘当则加入晋军的细作体系中,虽然在黑山,可冀州的细作多由其发展。
柏人,乃中岩山下第一座小城,也是袁军围困黑山军的一个重要前站,刘当怎能不着重发展呢?
因此赵云一拿下柏人城的控制权,黑山军的细作便找上门,阴夔跟其一商量,信鸽就在第一缕阳光落下时飞入中岩山。
张燕接过刘当手中的纸条,看到赵云已拿下柏人,对下面的黑山军道:“儿郎们,柏人已在吾军手中,又到了咱们纵横冀州的时候。”
“吼吼吼!”
黑山军闻言士气高涨。
自从袁绍围剿黑山以来,黑山军屡屡败退,一挫再挫,终于能出口气。
“下山。”
张燕大手一挥,三万黑山精锐除了左咨率一万黑山精锐配合张飞扰淳于琼的粮道俱下山。
黑山军大举下山时,沮授正跟蒋奇收拢败逃的袁军,二人从溃兵口中得到文丑被杀得消息都是惊恐表现。
这个赵云真是勇猛无匹啊?
“得快点让主公知道,蒋校尉你坐镇杨氏城,某亲自去见主公。”
沮授沉思再三后决定道。
蒋奇面带犹豫,试探的问道:“先生,要不还是某去吧!”
沮授笑着道:“这件事你我就不要争了,文丑已死,晋军就能放心大胆的去攻柏人,一旦柏人为晋军所有,黑山军就能长驱直入,杀到邺城城下,相比文丑的死,邺城的得失才最重要。如今杨氏是最逼近瘿陶的地方,又背靠常山,极为重要,非大将不能镇守,你安心在此便好。”
“喏。”
说实话,蒋奇还真不想去见袁绍,在戊水大败,如今文丑又死,谁去见袁绍就得承受袁绍的怒火,蒋奇自然不愿意去承受袁绍的怒火。
沮授率数十骑离开杨氏城,直奔下曲阳。
而袁绍已不在下曲阳,沮授只好再去毋极。
毋极,袁军的中军大营。
袁绍刚刚从战场下来,正想喝口酒润润喉,突然接到心腹的消息,沮授在外求见。
沮授不应该在杨氏督文丑与蒋奇合攻瘿陶吗?
袁绍当然已经知道沮授在戊水之败,他是从沮授的战报中知道的,先胜后败,半渡而击之,沮授做的没有错,要怪只怪晋军太贼,竟然败后在大白天出击。
如此人才,怎么不为他袁绍所有?
袁绍只能如此感叹。
袁绍心里微微有些不好的感觉,当下对心腹道:“快让公与进来。”
“主公,大事不好。”
沮授一进来就实话实说道。
沮授一开口,袁绍就不太乐意,怎么就不好了?难道文丑又败了?
“说。”
袁绍冷着脸吐字道。
沮授道:“文校尉军至瘿陶,反被赵云所斩,其军大溃。”
沮授短短数语让袁绍呆坐在帐内,久久不语。
脑海里只回荡一个声音,文丑死了,颜良也死了,都在死在赵云手中,他自以为豪的一万骑兵也消失殆尽,没了骑兵如何战胜刘备,这场大战,他还没打,就稀里糊涂的败了。
沮授继续道:“主公,文丑之死尚小,若晋军攻下柏人,南下邺城,恐邺城危也!”
“邺城危矣?”
袁绍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