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八 出兵南诏 5(1/2)
南诏!今云南境。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洱海地区是南诏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南诏本是个乌蛮部落。
唐初年,洱海地区有蒙崔诏,越析诏,浪穹诏,邓炎诏,施浪诏,蒙舍诏等六个大的乌蛮部落,历史文献称为六诏,由于蒙舍诏在其他各诏的南边,所以就称为南诏。
唐朝极力扶持下变成了现在的南诏国。唐扶持南诏其实也是为了对付吐蕃,谁知道随着历史变迁,南诏却依附了吐蕃。
太和城!
南诏都城,阁逻凤王府所在地。严格意义上来讲,太和城只能算作外城。
太和府!即皇城,对外称作王府。南诏是依附国,对外以府自称。
太和城所在的腹心地带是一狭长形冲积扇平原,南北长约五十公里,其东西最宽处近八公里,南端有龙尾关,北端有龙首关,东临洱海,西依苍山,
从战略上看,东面洱海茫茫,水路进攻不易;西面苍山高耸,平均海拔超过三千多米,山峰罗列,峰顶终年积雪,要翻越苍山,攻击太和城,也几乎不可能;南面,龙尾城西扼苍山,东边将西洱河天堑作为城壕,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北面,龙首关东临洱海,西依苍山云弄峰,占据着苍山与洱海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襟山带水,顺山势筑城,地势险要。
全面了解了南诏国的地形地势之后,萧祥对于唐王朝前两次攻打南诏国失利是一点不感觉到惊讶了。
他从剑南调齐兵马后,一路长驱直入,只用了七日,便攻到了龙尾关前。
出奇的顺利并非他领导有方,也非精兵强将骁勇善战。
相反,李琚又摆了一道,给他的两万兵马绝对跟精兵强将安不上边。
他来迅速推进至龙尾关,受益于唐朝前两次出兵远征,兵连祸结,给南诏造成的影响还是相当巨大,人员的大量耗损造成了南诏境内大量土地荒芜,边境城池已经到了无兵可守的境地,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攻至龙尾关。
前两次攻打南诏,都是采取两边夹击,甚至是三面夹击,但都大败。
这一次还是采取两边夹击的方法,也不知道能不能奏效。不过,他却是充分吸取了前二次教训,采取稳步推进战略,稳打稳扎,稳步推进。
虽然,李琚是把他的两万大军当炮灰在使,叫他搅局,但他还是有责任负责好这两万人的生命安全。
他也不知道李光弼的部队就位了没有?不过,却是感觉到了奇怪,按理来讲如果是两人联合攻关,至少要有个统一协调吧!两个人碰个面总有必要,可李琚却没作这样的安排,只是叫他搅局。
这局该怎么搅,他还真不知道。
兵临城下,两军对峙。
双方都在作着战前准备。
关外十里,前线营地,帐篷内。
萧祥端坐帐首,坐他下首的是此次出征杨国忠指派的副将,常庆浑!
杨国忠可真会挑人,在灵宝城,常庆浑借戴帽失踪的事处处与他作对,可以说是他的老对手。
这么安排可以说处处在给他使绊啊!
“统领!南诏清平官舜化贞求见。”
进来禀报的人是李健。到了军中,他改称统领不再称公子。
如今在军中,他能够完全信任的人也只有李健了。
这些,当然是拜杨国忠所赐,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杨国忠掌管着尚书省。凡是以前有跟过他的将士,即使是个小卒,一个都没发给他。
“清平官?”
他疑问出声。
常庆浑在一旁阴阳怪气道:“清平官是南诏主要官员中最高级别称谓,凡六人,等同于唐朝宰相。”
他浑当没在意,询问道:“我们的军队才刚刚压境,南诏王就派清平官前来,这是为何?”
“我看多半是来求和。”
“求和!?”
“南诏贯用技俩。”
“这份诚意倒是值得一见。”
“诡计,皮罗阁的诡计,让我去打发他走。”
常庆浑立马起身提出了反对意见。
“且慢!常将军!是不是诡计本帅自有定夺。”
常庆浑张了张嘴,不过,还是老实的坐回原来座位。
“领他进来吧!”
他朝李健道。
不一会儿,李健领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入内,作文仕打扮,国字脸。
男子进入帐篷,视线从他身上经过,落到了旁边的常庆浑身上,停留了一会,见萧祥坐帐首却是表情疑惑。
萧祥名不见经传,南诏无人认识。
男子注视着他躬身行礼,口中道:“清平官舜化贞奉吾王之命前来求和,敢问将军怎么称呼?”
“萧祥!”
他朝舜化贞抱了抱拳,对于他来讲,这场仗当然是不打最好,既然对方是来求好,那就好办。
“本官奉南诏王之命前来,我国依附吐蕃实为不得已,如果唐国愿意退兵,吾王愿意献出黄金万两,翡翠百箱,马匹百匹作为回报。”
“哼~!南诏土地肥沃,盛产翡翠,才拿出区区十箱,诚意何在?回去告诉你们王,我们此次领兵前来,没有求和可言。”
舜化贞话音刚落,常庆浑立马接腔,怒哼出声。
“大胆!这里,你是统帅还是我是统帅?”
常庆浑躬了躬身,不慌不忙的从怀内掏出份圣旨,不紧不慢的打开来,“圣上早有预料,特令属下带来圣旨一封,如遇南诏假意求和,有违圣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