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工部之行(三)(1/1)
崇祯等人穿过五百米的距离,已经能够清晰看到石灰厂。说是石灰厂,其实并没有如后世般独立的厂房结构,相对要简单许多。炼制石灰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经过高温之后分解成生石灰,所以石灰厂的主要结构是烧制的窑体,窑体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石灰的质量。
在庞杂的杂造局,石灰厂是在不起眼的东北角,分布着很多个窑体。石灰厂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窑体和窑体上高耸的烟耸组成。窑体分为两层,用泥土砌起炉壁,用檩子抹泥作炉条,用人力搬石头装窑,上层用来盛放石灰石,下层就是用来放置秫秸、木材作燃料。在烧制石灰石期间,整个窑体的温度很高,因此在烧制石灰前需要仔细地检查窑体。要确保窑内和相应燃烧室有足够的通风,只有保证良好的通风,燃料才能被充分利用,烧制的石灰质量才会有保证。
就在崇祯等人来到石灰厂前仔细观察窑体的时候,恰好到了一窑石灰出窑的时间,刚才杨山也就在此忙碌,所以身上才会满是灰尘。崇祯以前只在书本上看过石灰的烧制过程,并没有亲自到石灰厂参观过。所以,崇祯禁不止想上前去看个仔细,这一举动可吓坏了杨山。崇祯不清楚,杨山可是很明白,石灰出窑时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轻则弄得满身灰尘,重则被pēn_shè的气流击伤。如果在自己的地界上,崇祯出一丁点意外,自己这颗脑袋就要搬家了。
“皇上,石灰时出窑时由于压力不平衡,会往外pēn_shè一些东西,靠的太近会发生意外,为避免伤及龙体,恳请皇上站远一些观看。”在杨山的心中,崇祯只是一时兴起才会来这里,只要能够安抚伺候好,过了今天就一切都好了,所以显得格外小心。
崇祯的一举一动就都在杨山的观察范围之类,稍有异动,杨山都随时准备护卫好崇祯,宁可自己受到伤害,也不能让崇祯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丑。并不是说杨山对崇祯皇帝有多么忠心,对于小人物来说,皇帝太过遥远,认认真真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崇祯在杨山的提醒之下才想起石灰窑经过高温燃烧后,窑洞内部压强会增大,但这毕竟自己学的是书本上的理论,距离实践中的要求还差很多。也许没有杨山的提醒,不至于发生什么危险,但是弄得一身灰那是避免不了。现在能够避免这样的尴尬,这个长相粗壮的杨山还是挺细心的,崇祯的目光之中再次流露出赞许的神情,依言站在一旁观看石灰出窑。
整个石灰出窑全部是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杂造局的石灰厂出窑量很小,主要受限于燃料,虽然附近木材很多,但是采伐木材同样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也源于此石灰厂的石灰供不应求,十几个石灰窑基本在不间断运作。
工人先将窑洞前的泥土拆除,在拆除泥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因此很多工人在多年工作后都会得肺病。随着泥土的破裂,一股气流夹杂着大量的粉尘,直接冲出窑洞。一时间窑洞前的空地上尘土飞扬,而窑洞前的工人则满身尘土,如同刚刚从泥土中走出一般,分不清脸部的轮廓,只能看见一双眼前,脸上的其他部位和头发衣服全部是灰白色。
那场景对于没有亲自见过的崇祯等人来说,是相当震撼的。一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许久才缓过神来。而此时,工人根本没有在意身上的灰尘,直接将窑洞中的生石灰逐渐取出。此时的生石灰并不是粉末状的,还呈现着石头原本的形状,只不过此时已经变得疏松多孔罢了。
工人的干活速度很快,只是一会功夫,在窑洞前的空地上已经堆满了生石灰。杨山观察到崇祯已经急不可耐,但直到确定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才对崇祯说道:“皇上,现在没有什么危险了,可以上前去观察了。”
崇祯朝杨山点点头,算是回应,目光早就停留在生石灰上了。生石灰整体如石头般杂乱堆放着,只不过已经没有原本石头拥有的光泽,生石灰整体呈现灰白色,而且生石灰的表面附着白色的粉末。崇祯上前捡起一块,放在地下,用脚用力碾压,一时间一整块生石灰全部变为粉末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