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诱人的权利(1/2)
: 金兰湾的苏军剑拔弩张,生怕中国军队打过来,苏军远道而来辛辛苦苦把这个海湾建设成为可以停靠航母的大港,花费巨大不说,付出的政治外交代价也不小。如此一座扼守着亚洲最重要水道的战略要地,可不能被中国人给抢走了。
苏联人对深水良港有着莫名的情感,从海参崴到金兰湾莫不如此,当初甚至为了控制我国的大连海港,在朝鲜战争前期坐视我军孤军奋战不给任何的军事援助。
金兰湾对苏联的意义非同凡响,苏联海军不惜把自家的明斯克号送过来镇场子。
不过随着美帝对种花家大规模的军事援助,种花家海军不仅拥有了一艘航空母舰,甚至还有了万吨核动力巡洋舰,驱逐舰更是挤满了军港,已然成为了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苏联海军除非把海参崴的军舰全都调过来,才能在军舰数量和质量上和种花家海军抗衡。
不过我军获得这些美国的军舰时日尚短,还不足以形成战斗力,和苏联海军在海上对垒还是力有不逮的。
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现代大规模的海军对决从来就没发生过,在舰载导弹飞来飞去的时代,最后的结局多半会同归于尽。即便是美帝自己也没有实际的战例可以参考,只有好莱坞在电影中用宙斯盾舰和外星人干过架。
陈旭乘坐的直升机在轰鸣声中降落在了海防城城郊的空地上,在不远处就是犹如洪水般的人潮,满眼看过去全部都是人头,数以百万的越南百姓牵家带口,前赴后继的往海防城里面挤,他们只想以最快的速度上船,求得生存。
因为按照越共的宣传,只有去了南方才能躲过中国军队的轰炸,才能获得安全,待在北方迟早会被炸死。
为了生存,为了家人的安全,大家当然不顾一切的往前冲。
现在的海防城由越共新政府自己控制着,他们收拢了海防周围的军队和民兵,暂时有了自保之力,然后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移民计划。种花家只是派出轮船运输,而越共负责维护海防的治安,同时安抚这些百姓的情绪,不让他们过度的紧张,然后由越军护送着上船送去南方。
为了移民顺利的展开,越共把海防城所有的港口都用上了,甚至在海防周围开辟了几处临时码头用于登船。
此时的越共新政府也急着尽快把人口送去南方,好从海防城脱身去南越争权夺利,所以加快了让百姓上船的速度,轮船上但凡是能挤得下人的地方全都塞满了人,每一个舱室都挤得满满当当的,就连甲板上都坐满了人。
那些越南百姓以家庭和村庄为团体分别占据一块区域,离开家乡之后无依无靠,只有全村的人一起抱团才能生存。尽管这样每个人脸上都是离家之后的绝望,小孩子埋在妈妈怀里,好奇的看着这艘巨轮,女人眼睛里只有无助和忧伤,男人脸色惨白,他们都知道这一走可能就永远都会不来了,
好在家人都在身边,再加上有政府的安排,相信很快就能在南方重建家园。虽然不如老家好,但是总比在中国人的统治下要自在。
上了船的人自然安心了,但是岸上的人却依然在茫然无措的急着想要上船,海防城内全都是人,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往港口挤。
越军在努力维持着秩序,但是在密密麻麻的人潮中,越军就仿佛是大海里的扁舟,被推得东倒西歪。幸好在中国军队预先的策划下,在海防城城区各个街道中间用沙袋堆叠的墙壁,用于阻隔前后的人流,避免人群因为慌乱发生踩踏事故!
即便是发生了踩踏,这些沙袋组成的墙壁也能很好的起到阻挡的作用。百万人的踩踏事故太恐怖了。中国军方预先想好了各种防踩踏的措施,然后教给越共实施,千方百计的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货比货得扔,海防虽然也算是良港,但是和金兰湾这种无论是战略位置还是港口的环境都差了好几个等级。”陈旭站在城外的山坡上,用望远镜俯瞰着远处的城区,透过镜片依稀可以看到更远的海面上漂浮着一艘艘堪比海上城堡的巨轮,很多巨轮因为体型太大靠近岸边可能会发生搁浅,不得不停在近海,由无数的小划艇将岸上的人送到船上去。
越南人虽然缺乏海上巨轮,但是却不缺渔民,沿海的柴油小艇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搜集起来用于转运人口,却也一点都不慢!
海防城里的中国军队并不多,只有一个特种侦查团驻扎在在海防城西北部的一处高地上,就是陈旭现在所在的位置,用于监视城内的越共。
站在陈旭身边的是侦查团的团长宋子超,他是69军有数的年龄低于四十岁的团级军官,因为年轻更具有闯劲,所以才接手了步兵师的侦查团。年纪轻轻就肩负重任,可以说是官运亨通,前途不可限量。
同为年轻军官宋子超和陈旭是比较谈得来的,他端着望远镜站在旁边,淡然道:“海防城怎么能和金兰湾比!这只是一个河口罢了,用于发展经济倒是绝佳,驻军的话肯定是不够档次的。”
“城里的越共有什么动静?不会混在人群中全跑了吧!”陈旭接着追问道。
“他们不敢跑!这些越共官员比谁都更贪恋权利,而贪权的人往往执政能力很不错。这些移民是他们将来在南方的权利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些移民的支持,他们在南方很可能会被资本派夺走权利。而权利这东西是比生命都还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