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白叠子(1/2)
迎面而来的这支队伍人马众多,前面是一队骑兵开道,后面是一支长长的车队,车队中旌旗招展,其中有一杆主旗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麴”字,这个十分少见的字是一个姓氏,而且看对方的服饰又是来自西域,李休也一下子猜到了对方的身份。23u更新最快
“高昌的麴文泰竟然来了!”李休看到远处而来的这支队伍,当下也不由得摸着下巴自语道,来自西域又姓麴的家伙,肯定是高昌王族,去年西域与草原各族纷纷前来拜见李世民,但也有几个不识趣的家伙没来,比如这个高昌王麴文泰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过年的时候,李休倒是听说麴文泰可能要来长安的消息,没想到刚巧在这里遇到对方。
高昌国位于后世的新疆吐鲁番一带,是西域有名的一个佛国,西汉的时候曾经在这里屯田,很多汉人在这里定居下来,与当地的西域人杂居,可以说高昌国内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汉人,只不过因为与西域胡人杂居,使得这里的汉人出现胡化,胡人也出现汉化的情况,比如高昌王麴文泰,就是一个胡化的汉人,外表看起来和汉人像,但其实风俗习惯都与汉人大为不同。
本来区区一个高昌王,李休也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他却一直惦记着高昌的一件宝贝,那就是棉花,别看后世棉花在中原的种植十分普遍,但是在大唐这个时代,中原地区根本没有人种棉花,市面上倒是有棉布卖,但是全都产自高昌,被称为高昌布,也叫白叠布,价格甚至比一般的丝绸还要贵。
棉花是纺织业的基础,后世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力,李休虽然没兴趣在大唐搞什么工业革命,但是也想将棉花引进到大唐,别的不说,他至少能穿上纯棉的衣服,虽然丝绸穿着也很舒服,但他更喜欢棉布,另外棉花还可以做棉袄,对于穿不起裘皮的穷人来说,棉袄简直就是御寒的神器。
不过大唐却不是棉花的原产地,这东西原产于中亚和印度,后来才经过西域传到新疆一带,也就是大唐的高昌国,可以说棉花是高昌国的特产,大唐这边根本没有,李休也曾经想过将棉花引进到大唐,但却一直没找到机会,没想到现在高昌王竟然主动跑到大唐来。
想到这里,李休也没有再回家,直接让马车调转马头,然后径直来到皇宫求见李世民,等到他来到两仪殿时,刚好看到李世民正笑呵呵的和长孙无忌说着什么,看样子他的心情也相当不错。
“参见陛下!”李休进来后立刻向李世民行礼道。
“不必客气,朕听说你在你家附近搞了个学堂,收留了许多农家子弟读书,甚至连孙思邈都被你骗去做学堂的先生了?”李世民心情很好,一见到李休也立刻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道。
“怎么能叫骗呢,明明是孙道长想收几个弟子,学堂里的学生可以任他挑选,所以他才去学堂做了临时的先生,偶尔去学堂给学生上点医学课,给孩子们讲点卫生方面的知识。”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满脸无辜的道。
“哈哈~,就你的点子多,不过说起来我倒是对你那个学堂很感兴趣,你不是会想把你家的佃户都培养成读书人,然后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吧?”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解释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再次开口问道。
“陛下误会了,臣建的学堂只是为了让佃户家的孩子能够识文断字,这样他们日后也好多个出路。”李休笑着回答道。
“驸马真是大度,不过你家的佃户以后都读书识字了,谁还帮你家里种地?”正在这时,长孙无忌忽然笑着反问道。
“这个……”李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随后他就淡然的一笑道,“无忌兄多虑了,现在我大唐鼓励生育,以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招一些佃户还是很容易的。”
李世民对学堂的事倒是十分的好奇,虽然学堂早在开春时就已经开学了,但这毕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李世民也直到今天才无意中得知,当下也询问了李休一些关于学堂的事,而李休也一一做了回答。
“驸马,你觉得学堂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李世民听完李休的讲述后沉思了片刻,随后就一脸兴奋的向李休问道,其实大唐也在各地建有公学,可以让当地的孩子上公学学习,只是公学的教学质量奇差,愿意上学的孩子也不多,所以各地的公学几乎都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状态之中。
“这个……恐怕很难!”李休想了想实话实说道,“臣建的学堂是自己出资,让佃农家的孩子免费上学,而且还提供一顿午饭,就算是这样,绝大部分佃户还是不愿意让孩子上学,一方面是他们想让孩子帮着家里干活,一方面也是他们目光太过短浅,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就算是朝堂真的愿意出巨资在各地建造学堂,恐怕在刚开始时,愿意上学的人也不多。”
李休并不是危言耸听,后世的义务教育推行了多少年,但就算是这样,还是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学,直到后来朝廷强制性的教育,这才开始好转,但依然有许多孩子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就缀学了。
另外大唐现在的国力虽然强盛,但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后,国库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想要在各地推广学堂这种免费的教育,每天中午还要提供一顿午饭,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大唐朝廷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