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禁海(1/2)
孙越陵不知道朱钦相究竟想要说什么,于是也竖起耳朵来,听着他话题一转道,“自从上任巡抚南居益靖海剿寇、严厉惩荷以来,虽然海盗们有所收敛,红夷退避台湾,但近段时间这些为祸海疆的贼人们死心不息,企图再次染指我福建沿海贸易,打乱朝廷的部署。所以,本府决定,应该严格实行朝廷靖海方略和互市政策,绝不能让这些人胡作非为,视我大明纲纪于儿戏。”
这话一落,孙越陵还没觉着什么,下面已经是群议纷纷,一片嗡嗡的嘈杂之声。
他不禁有些诧异,朱钦相要严厉施行靖海方略,并按照朝廷的互市政策来施行,为什么这些官员会如此议论纷纷,似乎对此存在不同看法。
不过这也难怪他不了解,因为他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整个大明朝廷沿海一带海事贸易极为繁盛,殊不知自“隆庆开关”以来,按照当时朝廷的法度,只是单独授权给漳州月港这么一个弹丸之地为海贸关卡,所有海商船只,如果没有得到官府发放的船引,根本就没有出海贸易的权利。
但随着月港的开放和诸多海商的快速致富,导致许多商贾蠢蠢欲动,不惜争相购置海船出海经商。由于官府发放的船引十分有限,而商贾们为了暴力不惜铤而走险,于是乎走私商船大幅出现,渐渐成为了沿海一带不可遏止的现象。
正因为跨阔海贸有暴利可图,又能大大促进当地民生发展,改善生活层次,所以沿海一带的官衙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之中,不仅不阻拦这些私自贸易的商船,还默默纵容许之,甚至许多官宦之家也参与经营,所以,基于此况,民间私自贸易已经成为了沿海一带见怪不怪、众人默许的情况。
在万历中后期的时候,皇帝甚至还派出了宫里的太监来到泉州参与海商船的税银征收,并成立所谓“海监”部门,从而彻底剥夺了当地官府征收海税的“督饷馆”权利,导致当地官府数次和宫里派出的太监发生冲突。
如今,巡抚朱钦相的这一番话,无疑就是宣告将要终结民间自由贸易模式,重新改回以前由官府指派的定向模式,这无疑于在深坛中引爆烈性炸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想不到他居然有如此想法。
福州知府陆文衡首先唱起了反调,站起身来对着朱钦相就是一拱手,道:“中丞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啊!”
朱钦相闻言皱起了眉头,不悦道:“为何不可?”
陆文衡道:“大人,今日我福建一省之所以能有此兴旺之势,全赖民间海贸成风,大大促进了沿海各城与东南洋各国的交融,更是使得内陆各省纷纷来我地开设商会,经营贸易,如果贸然终止海贸,恐怕将会引起沿海大乱,到时候盗贼横行,海匪肆虐,实在难以扼制啊!”
朱钦相怒视他道:“本府又没说要关闭海禁,只不过是要按照朝廷法度办事,你何必在此危言耸听,蛊惑人心。”
陆文衡被他一瞪,顿时吓得不敢再说话,讪讪地坐了回去。
左参政张汝贞放下食著,委婉劝道:“朱大人,如果按你所说,我们一概按照朝廷规矩来办的话,每月发放给海商的船引不过才五十引,只能允许五十条船出海,可现今我福州南都、河口、河尾等港,每月出海船只不下于一千帆,倘若禁止民间私相贸易,恐怕衙门里征收的税银会大打折扣,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这可是不小的收入啊,下官认为欠妥,还请大人三思而为。”
朱钦相见出言反对之人是张汝贞,冷哼一声道:“此事本府岂会不知?难道我等仅仅了一地之利,就置朝廷法令于不顾吗?”
张汝贞陪着笑,道:“大人,当年朝廷为什么要重开海禁,无非就是为了给沿海创造平和的贸易环境,让那些从事私贩的生意人们转而成为公贩,让那些为了生计而沦为海匪的人回头是岸,如今沿海各省在此惠政之下,显然都大受其利,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商业链条,大人何苦为了区区一纸法令,就让眼下这好不容易形成的海贸系统崩散呢?那可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啊!”
张汝贞一片苦心婆心的话,听在朱钦相耳中甚感烦躁,但他知道张汝贞这个左参政,掌管着福建全省的账簿钱粮收支,如今他出言反对,倒不是随便能够呵斥了事的,紧紧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张参政,非是本府想要断绝海贸营生,而是朝廷法度尚在,我等身为天子臣民,岂能置天子谕令、朝廷法度于不顾,如果大明各省官员都如我们一般欺上瞒下、有令不施的话,那么朝廷威严何在?往后朝廷再有明令下发的话,我等还要不要遵从朝廷意思行事?”
众人见他擎起了大帽子来压人,一时间都默不作声。允许海商自由贸易、私自开放各处港口本就是明文不许之事,一切只不过是在默许之下而为,如今朱钦相竟然要按原则办事,这让他们都感到难以辩驳。
朱钦相见众人无语,以为他的话在理在心,更是信心大涨,接着说道:“方才张、陆二位所言,本府也不是没有考虑过,都是在担心禁止自由贸易后,府库的税银将会减少大半,海盗更会肆虐无忌。”顿了顿,续道,“这一点正是本府要明告在座各位,既然海税减少,我们可以从其它如商税、农税等稍为增加即可,纵然比不上海税,起码也不会有很大的落差。至于海盗肆虐于陆,这就是为什么本府刚才授予重任给孙副使了,只要孙副使和俞都督精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