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症状成因之—退行满足(1)(2/3)
>与其把对外公不敬的想法,归于人的心理中正常的丑恶,强迫去接受,还不如把它当成一种逻辑。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找到动力,才能引导这种力。
但是,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存在着固有的趁易避难。
不仅普通人对心理症患者的症状不知所云;就是连大多数心理医生都感觉束手无策。
所以,人们经常所熟知的心理学,往往是“顺其自然、转移注意、加强锻炼……”
又或者是积极的行动、鼓励之类的……
鲜有单就症状而来研究的。
精神分析就是众多心理学中,少数选择就症状进行深层分析的心理学。
看似杂乱无章的症状,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这并非标新立异,牵强附会。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精神分析都是在标榜科学。
只是因为精神分析所坚持的逻辑分析,并不能被科学证实。
所以,宁愿相信症状是无法分析的,本来就是杂乱的,只能无条件接受。
或者,要等待更先进的科学产生,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这样固然很严谨,但是太过死板。
因为心理的好坏,只能由患者本身定义,而非科学。
就像一个人快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而不是外人。
症状分析是否符合患者的内心,也只能由患者本人的记忆去评判。
所以,姑且把晦涩的症状当成逻辑来分析吧。
是牵强,还是真实,就由患者本人来判断。
回到上例:
根据第一章节的推理——心理疾病最表面、直接的诱因是因为“暗示”。所以,当h产生这种强迫思维时,一定是现实环境对他的隐性暗示——这种环境极像他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
至于是什么环境,因人因症状而异。在没有深入分析之前,这种表面的隐性暗示反而不那么表面,不容易察觉。也就是根本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环境暗示他。
但是,患者一般都记得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
更贴切地说:他根本没有把当前的环境和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联系起来。
他能清楚地记得,外公过世后,母亲很伤心;他最怕见到母亲的眼泪,于是刻意选择逃避丧礼过程中最悲痛的一幕。
但他能够想像到母亲伤心欲绝的情形,并极力压制这种想像。
就在这之后,这种大不敬的怪异思维就开始产生了。
事实上这种怪异思维对他来说不算太陌生。
如果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记忆,人反而容易忘却,而不会纠缠在心。
这个在以后将会详述。
他曾经想过:如果在骑车的时候,自己故意把车骑到河里怎么办?如果吃饭的时候,饭全部变成了脏东西怎么办……这就是一种强迫性人格。
但是,那个时候,他能够较快地克服这种怪异思维,成功地回到正常生活中。
只是这一次,因为外公过世的诱因,大不敬的怪异思维如洪水决堤般不可阻挡。
根据最简单的因果逻辑,这种思维的产生一定是有原因和理由的,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人的本能是求乐的。
再阴暗、痛苦的生活,背后也有快乐的动机推动。
正如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他在付出时,看似是牺牲自己,但是他得到的却是升华的快乐。
回到上面的问题。
只需用倒推法便可给患者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外公死得好。那么你一向尊敬的外公去世,如果是一件好事,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
唯一的答案就是:这样母亲就不会太伤心了。
这正与他刻意逃避见到母亲最伤心一幕的举动吻合。
唯一能够让他抛弃对外公的尊敬的理由,就是让母亲不再伤心。
也就是说,他对母亲伤心哭泣的不忍,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这样,很简单地就把他的强迫焦点转移到了“不忍母亲伤心“这个柔和地问题上。
强迫症状自然会消失,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要从根本上解决,就要明白他为什么如此不忍母亲伤心。这就要追溯到他更远时期所形成的强迫性人格。
一个男人不愿意看到母亲或者自己的爱人流泪。这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能算是病态。
但是,如果发展到为了不看到自己在乎的人流泪伤心,竟然把令她伤心的对象贬低到极端,就是一种病态了。
就好比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曾提到过一个年轻女子的梦:她梦见自己平时疼爱的侄儿躺在棺材中。
根据“梦是愿望的达成”,梦见小侄儿去世,正是她潜意识的愿望。
这样一来,又可以联想到上述的强迫病例中。情况如出一辙。
她明明是疼爱小侄儿的,怎么可能希望他死去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小侄儿的去世,能给她带来一种莫大的好处,超越了她对小侄儿的疼爱。
这种好处就是:她曾经在大侄儿的丧礼上,看到过一个令她万分心仪的男子,之后再无音讯。
为了急于再次见到他,她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小侄儿去世,重现一次类似的丧礼,再次见到那个男子。
由次可见,男女之间的爱,母子之间的感情,足以让人产生极端的思维。
当然,前提是这类人群失去了面对现实的进取心,只能在黑暗和迂回中满足爱的愿望。
所以,内向型的人更容易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