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记者发布会(1/2)
用大数据预防灾难本身没有多少商业价值,找谁收钱是个问题,总不能找灾区人民收钱吧。不过建立起这样一套系统后,可以为保险公司,地区企业甚至向一些国家服务,收取费用。
但很多灾难诸如地震预防,即便拥有大数据,也是特别困难的。
至少以江燕公司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想要监控全国地区的地下水位,波动变化,地震云,动物突发状况,气象数据等等,几乎没有这个可能。
中国太大了,尽管江燕公司添置了七千台服务器,也无法处理这么庞大的数据量。因为江燕公司自己在用微博云,又把相当一部分云空间租给了其他用户。
想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灾难预防系统,可能需要十万台服务器。并且公司背景过硬,获得相关部门的气象地质等监测数据,但很多数据是保密的。
除了要跟政府合作外,还需要庞大的民间力量,而微博可以做到这点。江燕公司的优势是先发展了云计算和大数据,并且拥有微博用户的支持,可以从民间或许相当一部分数据。
再给江燕公司五年时间,才能完善灾难预防系统。
一个不成熟的项目,被杭雨提前推出,主要目的是预防512事件。次要目的是炒作一***广巴蛇系统,反正民众又不知道里面的门道。只要能“成功预测”512地震,就算这个系统建设失败,光是推广效益便足够公司回本了。
“杭先生您好,我是新浪记者,您刚才说要用大数据预防灾难。可是整个中国范围之广,您要如何同时监测并跟踪这么多地区的自然现象?”一个戴眼镜的女记者道。
“想要做到这点当然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跟政府配合,需要广大的民间力量支持。如果大家时刻关注身边的异常现象,并及时上传,这便是一种很不错的监测手段。政府,企业,民间,三方面的力量联合才能完成这件事。”杭雨说道。
“您要怎样联合这三方面的力量呢?”女记者又问道。
“我们已经跟江苏省政府洽谈过,柏书记对我们的公益事业表示了支持态度。至于民间力量,本公司的微博拥有一亿多用户,这便是一股很强大的助力,相信微博用户不会吝啬于为公益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杭雨说道。
他说话的时候,很多记者迅速记在小本子上。
“杭先生您好,我是搜狐记者,据我所知江燕公司成立不到两年,而且是一家没有上市的新兴公司,你们真的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壮举吗?或者说江燕公司只是哗众取宠,利用公益来推广商业产品。”一个长相普通的男记者,说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这么直接的提问,让江燕公司的职员和杭雨的粉丝听了都很不满,其他人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记者们纷纷仰着头期待杭雨爆出大新闻。
“你知道江燕公司为何不上市吗?因为我们有这个实力。不需要融资,不需要强大的背景,仅凭我们自己成长到这种程度。”杭雨说道。
这种略带霸气的回答,让许多女粉丝双眼发亮。
“江燕公司的运营情况保密度很高,外界几乎查不到太多信息,如何证明你们的实力?您是否可以稍微公开一些运营信息,增强民众的公信力?”搜狐记者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毫不为杭雨的回答所波动。
“之前的救灾行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们的实力,大家可以看政府公告。如果你怀疑我是炒作,你可以不参与,我不会强迫任何人参与预防灾难的计划。”杭雨说道。
搜狐记者张了张嘴,没有再忒杭雨,再怼就是胡搅蛮缠了。
“杭先生,你今年才二十一岁,大部分人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青春懵懂之中。而你却一手创建了中国宝贝,微博等互联网知名产品,请问你有什么独特之处或者商业秘诀?”一个来自某报的媒体记者问道,这也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
“我没有什么独特之处,至于商业秘诀,大概就是摸着欧美过河。要知道欧美的互联网发展比我们快很多,很多东西不用自己想,去玩玩欧美的互联网就能得到启发。”杭雨说道。
“您的意思是说照搬欧美的互联网产品吗?”该记者追问道。
“你可以试试。”杭雨微微一笑。
他从不否认自己借鉴欧美产品的事实,因为整个中国都在学习欧美国家。毕竟欧美都开辟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没必要为了争一口气,非得自己从头去重新开辟一条道路。
那样做的话不仅费力,而且没人会认可新的标准。
又有记者询问杭雨的私人问题,大部分都被他以“和本次发布会无关”为由而拒绝。当然,为了提升发布会的关注度,杭雨还是适当地抛出一些民众感兴趣的料。
杭雨承认了跨服公司是他的子公司的事实,也让很多怀疑的人,终于确认跨服公司的幕后人,同时对江燕公司的实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即便不提代购和微博,光是跨服公司就很给力了。
“从二月二十九号开始,本公司将会开展为期一年的灾难预防计划,试试效果。希望广大的微博用户,以及其他网站的用户,都能参与到灾难预防工作当中。我们会在微博发布一本灾难预防手册,普及一些比较常见的灾难现象,以及记录方式。”
“大家看到以后可以用手机拍下来及时上传到微博云的灾难预防系统。或许你们看到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