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海盗的态度(1/2)
驳船按照制造材料分类,大致有三种。
最开始自然是木材制造的驳船。
不过在进入20世纪后,木质的驳船,因为木材价格上涨,还有环保意识的兴起,而逐渐的被其他材料所取代。
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钢铁制造的驳船,是世界各地使用最多的驳船了。
不过,在钢铁驳船技术发展成熟之前,或者也可以说是在世界钢铁产量大爆发,钢铁产量过剩之前,各国使用最多的,还是另外一种水泥驳船。
因为技术简单,可以一次性浇筑成型,随便一个稍微有点技术的工厂就能制造。
而且,随着建筑业发展,水泥这种原材料的产量极其巨大,几乎是随处可见。
所以,在钢铁驳船技术发展完善前,水泥驳船就是取代木质驳船的产品。
而且,因为水泥驳船价格便宜,制造简单的缘故,哪怕是钢铁产量大爆发之后,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在使用这种水泥驳船。
煊军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三座完整的水泥厂。可以说,水泥的生产技术已经是很成熟了,随时可以扩产。很合适生产水泥驳船。
在此之前,华夏联合王国的水泥产量已经完全满足了国内的需求。
水泥生产工厂因为找不到多余的销路,所以暂时停止了扩张的速度。
现在有了新移民聚居区的建设,如果再加上水泥驳船,正好是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啊。
既然技术上还有产能上没有问题,那么,水泥驳船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不过,无动力的水泥驳船制造是很简单,但是这些无动力驳船也是需要动力船进行牵引的。
一台拥有动力的牵引船或者是推船,就能够带动至少10艘无动力的水泥驳船。
如果不嫌船队的速度慢,那还能携带更多的无动力驳船。
这样一来,在制造水泥材质的无动力驳船的同时,还要生产一定比例的动力水泥材质驳船。
蒸汽机厂也可以进行扩建,增加产能了,重工业也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怪不得后世的时候,国家总是搞些大工程,原来,大工程有这么多的好处啊。
想到这里,陈信的嘴角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没想到,王国第一次爆装备,就是水泥驳船啊,说出去,会不会显得有点low啊。
不过,能够在1630年爆工业海,还真的很带感啊。
咦,不对啊,陈信到了这里才想起来,似乎第一件爆工业海的产品似乎是快蟹?
虽然在不停的改进中,快蟹被划分了十几个型号共计70多艘,而且,还是在四年时间内累计完成的。
但是,70多艘确定了工艺,以分工协作方式制造出来的200吨排水量级别的船只,在这个时代,也勉强算是工业海了吧?大概。
在和军管会的负责人确定了未来长时间内河驳船的大致制造方向后,陈信又根据军管会大计划的需要,分别签发了一大堆的人事、物资调动命令。
等到两个多小时候,这一场会谈才算是初步结束。
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
接下来的几个月,恐怕陈信都不可能闲的下来了。
当天,军管会就确立了大计划的名称,成立了“南部大开发”总指挥部。
煊军全体开始做出战略收缩态势。
首先就是后金方面,原本从吉林、黑龙江地区出发的2000虎贲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吉黑支队骑兵,结束了对后金周边地区长达半年的袭扰,退回了深山老林里面,继续潜伏发展势力。
朝南行政区的部队也从原本的进攻态势转变回到最初的积极防御状态,不再去攻城掠地,而是好好消化分过去的一部分新移民。
游击支队情况特殊,他们的任务就是搅浑朝鲜王国的水,尽力削弱朝鲜王国的人口和发展潜力,而且,他们也不需要消耗华夏联合王国的多少物资,基本上全靠当地高丽人的供给。所以,他们不需要停止进攻,只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就没有问题。
九州行政区也要就收一部分的移民,同时,王国在进行“南部大开发计划”的时候,基本上是无力支援九州行政区的军管会了,所以,他们也需要把原本对倭国突袭战的频率降下了。
幸好的是,之前对倭国幕府的打击,也有了些效果,长时间被动挨打,还不了手的局面,让很多原本畏惧幕府的大名们,有了点小心思。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至少10家大名不再遵从幕府的号令了,所以,适当的减小幕府的压力,让倭国重新回到战国争霸状态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接下来,就是尼德兰人了。
这帮不远万里来到亚洲进行商贸殖民活动的混蛋,会不会再次前来报复,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既然己方暂时没有能力进行远征,那么,也只有想办法,抓紧时间增强海军实力了。
不过,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那真的是能慢的急死人,尼德兰人想要报复,或者做出其他反映,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是更长。
历史上的对彼得的处理,就是进过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定下来。
所以,陈信倒不是太过担心尼德兰人。欧洲距离亚洲距离实在太远,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有物资储存能力,是不可能有太多的船只和人员突然来到亚洲的。
而且,半年时间,己方的海军实力肯定早就恢复到最佳状态了,而且,还很可能因为后膛火炮、后座装置还有观瞄、引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