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 秦军近代化(下)(1/2)
为了配合这一进程,萧如薰也做了其他的改革。
每一名士兵参军之后首先学习的就是规章制度和效忠皇帝,军校生在进入军队之前最先掌握的也是大秦军队规章制度和效忠皇帝。
士兵从应征从军背到分配到具体部队,进入军队以后还有军中文书亲自指导学习认字,还有军校生出身的基层排长班长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认字。
军校生从入学背到毕业,人人都能极其流利的背诵各种军队规章制度和标准流程。
他们就像是精密仪器里的零部件一样,按照规章制度一丝不苟的生活和训练。
然后,军中法制的发展是萧如薰着重抓起的重中之重,在这一步骤之中,萧如薰极力扩大军法处的威严,将军官的这一权力基本剥夺。
在大秦军中,任何违反流程的行为和犯罪都会被上报到军中军法处,由军法处处理而不是由军队里的军事主官处理。
军队里负责执法的就是军法处,大到一个兵团小到一个连队都有各自的军法处,军队里军法处无处不在,军官没有执法权,执法的只能是军法处。
别说底下的军官,连兵团主帅对军队里有人犯法的事情也没有处置权,只有在军法处负责审理和处罚的时候旁听,没有提出意见的权利。
兵团军法处负责人直接对中央组织部军法司负责,而中央组织部是皇帝的直辖部门,连内阁都管不到。
萧如薰在秦军改组的过程中直接将一切曾经比较暧昧的军中规矩给规范化明确化了。
在他的权力已经无可撼动的情况之下,军队里的法制建设正式确立。
军官的权力被限制了,对基层士兵和下属不再拥有生杀大权,这是军队国家化最为重要的一步。
反对者没有。
或者说不敢有。
至此,秦军基本完成近代化改革,开始成为真正的近代化国家军队。
于是一切关于高级军官拥兵自重的担忧都成为了无根浮萍,是没有依据的,兵团高级军官们对于外界的种种猜测都是报以无奈的苦笑。
担心什么?
曾经担心的事情,现在一点都不担心了,因为我们是真的没有造反的能力了。
另外,为了确保边远地区驻军的规章制度的确立,避免出现山高皇帝远的退化现象,萧如薰做了很多安排。
他不仅安排了黑水和黑鸩两条暗线在暗处监视军中军官,还增设了多种讯息传播方式,确保军队里发生任何军官试图侵夺军法处权力的事情的时候,皇帝会以最快的速度知道。
隆武五年年初曾经发生一起西北兵团的一名师主将包庇犯法的侄子然后被军法处揭露之后还试图阻止军法处执法的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名师主将在隆武三年四年的抗击北虏入侵的战争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从一团主官一直升到了师主将,很受赵虎的重视,赵虎还多次写信给萧如薰提到这个人的勇猛无畏。
结果犯了这个事儿,将自己的侄子护在自己的营帐里,自己亲自持刀守在外面和军法处的人对峙,死活不让开,还动手,打伤了几名军法官。
赵虎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第一时间写信给萧如薰试图求情,请求萧如薰看在他立功很大的份上从轻发落。
然后从京城传来的消息是萧如薰龙颜大怒,摔碎了三个茶碗,整整发火了半个时辰,然后亲自下旨宣布将这名主将和他的侄子斩首示众。
负责传递消息的是从京城来的军法司执法队,皇帝近臣,带着天子剑和皇帝圣旨而来,将被赵虎保护起来这两人给抓了出来,当场宣读圣旨,斩首。
当着赵虎的面直接斩首,一点情面不讲,一点余地不留,两颗头颅滚落在地,血散了一地。
那一瞬间,赵虎忽然想起了立国之前因为插手土改而被萧如薰直接夺职赶到缅甸当警察至今为止没有一点原谅迹象的李文远。
萧如薰似乎从来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意志和行事作风,很显然,这只是第二个李文远而已。
当时萧如薰就能拿下一营主将,更别说现在了。
斩首之后,这两颗首级悬挂在西北兵团主帅大营门口三天三夜,然后传首八大兵团,绕大秦一圈,告诫所有军官触犯军法的下场就是斩首示众。
赵虎因为写信求情的事情被萧如薰夺俸三年,一等侯爵位被降到了一等伯,上柱国勋位被夺,个人面壁反省十日,然后才准继续办公。
西北兵团为了这个事情开展了整风运动,将和那名被斩首的师主将犯法过程中有牵连的人查了个遍,又杀了五人,赶出军队十五人,降职三十二人,严重警告六十七人。
两年多来连连立功颇有些尾巴翘到天上去的西北兵团的将官们被狠狠的敲打了一顿,顿时老实下来。
借此机会,萧如薰提拔了一批基层的军校生接替了西北兵团的一些重要职位,将法制化的进程推进了一大步。
这个事件给全国军队敲响了警钟,各兵团再次严格宣扬了军法处的重要性和执法的重要性,各军军官被要求严格反省自己的过失,不要犯下同样的错。
萧如薰明确的告诉了全国军官,别以为立功多就是犯法的护身符,不存在的,不管你是谁,只要你犯了军法,严惩不贷。
于是整个隆武五年,萧如薰设置在军队里的两条暗线的汇报总结都没有再次提到军官触犯军法处执法权力的事情,看来是被这颗脑袋给狠狠的震慑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