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登皇位朱棣赏功臣 念情义纪纲救同窗(2/3)
今往后,朕必当励精图治,不负太祖所托。还望各位忠臣良将与朕一心,同朕共创大明盛世。今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改明年为永乐元年。”文武百官跪倒在地,齐呼万岁。朱棣接着说道:“靖难三年,功臣必赏。特追封张玉为荣国公,徐增寿为定国公,封朱能为成国公,邱福封淇国公,张信为隆平侯,张辅为新城侯,纪纲任锦衣卫指挥使。另外,李景隆仍为曹国公,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各自恢复爵位并归藩。宁王朱权借兵有功,改封南昌。”众人一番谢恩后,朱棣接着封赏:“朕的主录僧道衍先生随侍朕多年,靖难当中,屡屡立功。先生本姓‘姚’,如今天下已定,先生便复姓‘姚’吧,另外,朕赐先生名为‘广孝’如何?”道衍站出朝班,毕恭毕敬地说道:“臣姚广孝谢陛下隆恩。”朱棣一笑,说道:“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特赐府邸一座、良田千顷、宫女数名。”姚广孝跪倒在地,“陛下,臣不要府邸,不要良田,更不要宫女,求陛下赐臣一座寺院便足矣。”“先生这是何苦?”“陛下,臣为僧数十载,早已断了尘缘,臣只愿潜心佛事,望陛下成全。”朱棣沉思了一会,“那好,将南京的隐能寺赐予先生。”
待姚广孝谢了恩,朱棣接着说道:“徐氏令仪,温雅贤良,德昭天下,特封为皇后,正位中宫,赐居坤宁宫;张氏清瑶,举止得体,勤谨奉上,特封为贵妃,赐居未央宫;王氏玉竹,贞静淑仪,娴雅谦和,同封为贵妃,赐居长乐宫。”
朱棣说完回头看了看马煜,接着说道:“马煜为人刚正耿直且靖难有功,特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马煜疾步走到朱棣身前,跪倒在地,叩谢皇恩。
待封赏完马煜,朱棣又回头看了看马三保,说道:“三保,朕记得当年在郑村坝一战中,你是立了功的。”马三保赶忙跪倒在朱棣身前,“能为陛下靖难出力,不甚荣幸。”朱棣笑笑,“既是郑村坝立功,那朕便赐你‘郑’姓,从此,你便叫郑和吧,朕封你做内官监太监。”马三保叩首谢恩:“郑和谢陛下隆恩。”“起来吧,朕追封朕的奶娘冯氏为保圣贤顺夫人,过些日子你替朕回北平祭一下保圣贤顺夫人。”郑和应了声“是,陛下。”便退在了一旁。
封赏了功臣,朱棣命宦官们将几个箱子抬到了龙椅前,众朝臣看着箱子不知所以,朱棣看了看箱子,又扫视了一番满朝的文武,说道:“建文主政这几年,你们上了许多奏疏,事涉兵农、钱谷的,朕都留下来了。这些箱子里装的是你们言语轻侮朕的奏疏,是朕‘奉天靖难’这几年间,你们弹劾朕,为建文出谋划策讨伐朕的奏疏,你们人人有份。”
听朱棣说了此话,众朝臣吓得低头不敢作声。突然一朝臣站出朝班,“陛下,臣未尝写过这等奏疏,那箱子中定然没有臣的奏疏。”朱棣向下看去,冷笑一声说道:“朕当是谁呢?原来是洪武三十三年的科举探花李贯。看来你得意得很啊。你还以无为美?你饱学诗书,可惜不思报国。食其禄,任其事,当国家危急,你身为近臣却不进一言?实话告诉你们,朕所憎的不是建文遗臣,朕所憎的是诱建文坏祖法的乱政奸臣。你们当时是建文的臣子,食朝廷俸禄,为建文出谋划策,乃是忠君报国,何过之有啊?马煜,将这些奏疏都烧了。”
马煜令宦官们搬来铜缸,将几箱奏疏倒入铜缸之中,又将火把扔到铜缸里,那些奏疏便燃了起来,朱棣看着铜缸里的火焰,肃然说道:“都过去了,这些奏疏从来没有过,愿诸位朝臣与朕一心,从今日起咱们共同为大明出力。让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遂其生业,让百姓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朱棣话音刚落,众朝臣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随着那些奏疏在铜缸里化成了灰烬,建文时代也悄然成为了过去,这大明的新主人朱棣将挥洒他的汗水,为大明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终将令大明王朝攀向鼎盛。
靖难之时,纪纲便是朱棣的亲兵,纪纲勤谨侍奉,且与朱棣同生共死,因而今日十分受朱棣的宠信,封赏功臣之时,朱棣特意将纪纲安排在了锦衣卫。大明的锦衣卫可谓是天子的耳目,专为天子打探官民隐私之事,锦衣卫的最高长官——锦衣卫指挥使,必须是朱棣信任之人,朱棣才放心。纪纲被朱棣挑中担此重任,自是万分欢愉,可位高权重的他,此时却想着解决一件事情,那便是救他的同窗高贤宁。
高贤宁曾经与铁铉一同守济南,如今朱棣登基为帝,高贤宁已被关押于刑部天牢之中。纪纲当年家中变故,高贤宁曾资助过他,如今见高贤宁身陷囹圄,纪纲自然生出了解救之意。这日,纪纲来到奉天殿,待上报了官民隐私之事后,高贤宁说道:“陛下,当年咱们攻打济南之时,陛下曾经吩咐过,日后,要留下高贤宁的性命。”朱棣略作思索,说道:“高贤宁,就是写《周公辅成王论》的那位高贤宁?朕记得他是你的同窗。”纪纲忙点头,“正是,陛下当年还夸赞那《周公辅成王论》文笔非常,写信之人真乃才子。高贤宁如今还在天牢当中呢。”朱棣点着头说道:“高贤宁颇有才学,你与那高贤宁是同窗,你去告诉他,朕赏其才学,欲加官于他。”纪纲犹豫道:“陛下,高贤宁此人性情不适宜为官,不如放高贤宁回乡,以彰显陛下宽厚仁爱。”朱棣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