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 乡愿必除(3/4)
>城外流人们本就没有明确的营垒界限,随着民众们泣号哭诉,口耳相传,很快这位曹公斯人斯事便传播开来。
医士喝退围观人众之后,还有几名乡人留守在此,有人煎熬汤药送到土丘之下,而土丘周围也多有难民们从所剩无几的口粮中挤出的一点馈赠摊放开,无非是一些黑硬的杂菽干粮,虽然寒酸的可怜,但却是乡民们最淳朴也最崇高的感情表达。
羯国不会爱惜他们这些寒苦乡人,而本来寄予厚望的南国王师似乎也不如想象中和蔼可亲,他们这些背井离乡、山穷水尽的寒伧蚁民们,更生出一种被天地世道所抛弃的悲怆绝望。
可是在这时候却得知仍然有人愿意舍去一命,来为他们争取一点生机,无论有没有用,这一丝温暖都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努力回报。
“曹公实在不必如此,南国之军虽以王师自诩,但所谓王命,什么时候也不会下及群庶。他们这些远国征师,若真战事不顺,或还会小恤乡流,希望借力。可是现在羯贼军势败坏,更助南军骄狂凶悍,又怎么会再顾忌咱们这些乡士求告。这一份血书,大概也要如此前一般不得回应了……”
一人小心翼翼扶起曹达,小心翼翼侍药,语调却多有悲观。
曹达饮了几口汤药,闻言后便叹息道:“这些道理,我又怎么会不懂?羯国衰亡已成定局,晋国北归势成当然。咱们这些北地乡流,无论行迹心愿如何,在那些南人看来就是亡余罪身,又怎么能奢求善待。但一人声微,众人声大,只要咱们能够众口并成一声,南人也必须要慎重以待,不敢轻率施虐。”
“我这番刺心血书,也不求能够感动城中悍将。晋军目下胜势已定,更不会横生枝节将咱们这些乡流性命强揽入手耗损军用。无非是以此遍告乡人,无论大势如何,王道昌大与否,但能够深念乡人生死祸福的,终究还是咱们这些乡亲门户可靠。”
“我听说刘、徐几户都恃其乡勇转扑各方,窃据城地进献求功。但是凡用刀兵,哪能没有伤亡,胆敢逞强,便要碰上更强硬对手,折耗乡人性命博取一家前程,我实在不忍。更何况南北战数已无转机,此番乡流涌动,落在南国骄兵眼中,反倒会错以为咱们河北乡流凶悍难驯,斗胆争功。夺地不如夺心,我等又不是羯国孤直忠孽,也都乐见王道复兴,乡情厚寄于我,凭此足堪自存,导引乡人入治,长久亦可夸功。”
周围几人听到曹达这一番解释,俱都纷纷点头称善。眼下的他们正是惶恐有加,又没有胆量效法别的豪强夺地争献,而曹达这种更稳妥的思路自然便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用完药之后,曹达闭上眼喘息片刻,然后又说道:“不过,我这番血书投城,难免是有几分道义相逼的味道,或会招惹城中悍将记恨。而且乡人困苦久积,也都需要稍作发泄,你等几位稍后可组织一批乡人城下稍作哗噪,之后再搀我扑压下来。如是几番,城内自然也知乡情所在,他们若想保全并收城外这数万人众,自然也需暂仰我等。咱们乡士不敢用奸横阻王命通达,但却也需要权变机宜,务求相善!”
曹达等几人该要如何弄事并且开始着手准备,可是午后在枣强城南方向郊野中却突然又出现了一支千数人的骑兵队伍。
城外难民本就组织混乱,更无斥候耳目的概念,因是一直等到这一支队伍冲至难民队伍近前,他们才有惊觉,一个个惶恐不定。
这一支队伍最前方有几架颇为醒目的大车,大车并无厢板,车上端坐几人清晰可见,随着队伍在难民群体中穿行而过,突然有人指着车上几人大吼起来:“是清河崔家、崔平元……张季恭……”
信都局势崩解,生民四方溃逃,虽然看似漫无目的,但其实也不乏规律。流民逃散,首先选择的方向自然是乡土所在。而枣强又恰恰处在清河郡与信都之间,因是眼下集结在枣强城外的难民,多数都是乡籍清河,对于他们乡中望族名流人士自然也不陌生。
这一支队伍进入难民群体之后行走了一段距离,随着车上几人身份被叫破,土丘下的几人自然也已经得知。曹达脸色阴冷且难看:“崔平元等人,早前便先一步向南潜逃,托庇晋国才免于被羯国征逐,为何又出现此间?”
“曹兄,咱们的计划……”
“依计而行!他们几家或已平稳投南,但也不能无顾乡伦,横阻咱们求得安心!”
曹达恨恨说道,不甘心就此半途而废。可是他这里虽然横下心来,却发现机会已经不再。清河崔氏、张氏等人家久来便为郡中名门,对于乡人号召力远非他能相比,否则他也不至于为了博取乡情而做什么自戕的把戏。
当这些郡中名流进入流民之中后,便有众多的乡民自发的拥从而上,号叫乞求,希望这些乡贤能够出面,为他们这些可怜乡众求取活路。
“王道复兴,拯民救苦,本就大义所在。诸乡亲无需外求,只需自此而下,沿途都有施舍赈济,归乡之途通达无阻。行台王政布施,本非乡情能决。我等今日至此,宣告行台德政之余,还为索擒乡愿贼子,请乡亲各守本分,无阻王事。”
看到落难的乡亲们纷纷向他们涌来,这几个崔张世族族人们也都颇为振奋,可是很快耳边又回响起临行前沈牧所言“乡愿必除”的狰狞语调,热切的心情很快便冷静下来,不敢再以为民请愿而自居。
沈牧的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