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盐驮子(1/2)
竹青轻轻一句话,就让猴子醒来。猴子拔出短枪,说:“妹妹,有情况?”
竹青说:“有人朝村子里走来。”
猴子咬着嘴唇,心中窃喜,说:“难道真的让我们等到了吗?来的会是川岛那老鬼子?”
竹青摇摇头说:“未必是川岛,因为这些人脚步沉重,呼吸粗短,不像是会武功的人。”
猴子说:“这些人?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有很多人?”
竹青说:“不少。你看,他们来了。”
夜色中,有三个人轻手轻脚地摸进村来。一边走,一边四面窥探,看出来,他们在从事一件绝密的事。先进来的三个人,是来察看情况。他们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没现异常情况,便又原路出了村子。
竹青说:“哥,这些人是什么人啊?”
猴子说:“说不上来。但根据他们身上散出来的汗味,烟叶味,酒味和其他乱七八糟的味道,可以推断,他们不是川岛一伙的。”
竹青说:“也不是八路军的人。”
猴子说:“他们不像是当兵的人,倒像是一些干苦力活的人。”
竹青说:“他们这会都进来了。”
这回进来的人多了,有二三十个人。他们每人身后都背着一个东西,好像是木头做的架子,屏住呼吸,脚步轻轻,慢慢走进村来。
他们来到村子里,站下来,似乎在低声商量着什么。然后散开,悄悄来到各家门前。有的是一家一个,有的是一家两个。接着就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各家的门几乎是同时打开。这些人没有说话,一闪身就进了门。大门又轻轻关上。
接下来,村子里又恢复了宁静。
看着这神秘的一幕,猴子只抓脑袋:“妹妹,你一直夸我脑袋好使,可是我这脑袋今天转不起来了。我想不出,这些是什么人。”
竹青说:“我也想不出来。但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川岛一伙的,甚至可以肯定他们压根就不是军事人员。他们和我们的任务没有丝毫关系。”
猴子说:“我同意你这样分析。但他们是干什么的?我的好奇心,憋得我十分难受。我们去看看。”
竹青说:“如果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就不要惊动他们。”
猴子说:“这个当然。”
二人站起来,来到一家院墙外,轻轻跃上墙头,在门楼边隐蔽下来。
这家的堂屋里点着油灯。灯下几个人在忙碌着。大家只干活,不说话。
那个木头架子现在放在地上,架子里是看不清颜色的油布袋子,一个妇女,一盆一盆地朝袋子里装盐。
猴子说:“妹妹,我懂了,这时一伙贩卖私盐的。”
竹青说:“就是大家常说的‘盐驮子’?”
猴子说:“对,他们就是盐驮子。”
猴子打个手势,二人下了墙头,又去另外几家看看,情况都差不多。
把盐装好。每家的饭已经准备好了。
那些背盐的也不客气,坐下来就吃。他们有的甚至饿了一天,而等着这顿饭。
管这顿饭也是行业的规矩,意思吃饱了腿上有劲,才能背着盐迅地离开这是非之地。毕竟贩卖私盐是违法的。
中国数千年来,盐业都是国家垄断经营的。这不仅因为盐业是一个巨大的税源,还因为食盐关系到千家万户,盐业有序运行,也是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障。
这就产生了贩卖私盐这样一个行业。严格说来,这些盐驮子算不上贩私盐的。真正贩卖私盐的是车装船运。那抓住是要治罪的,严重的是要杀头的。
至于这些靠人力偷偷背一点盐去卖的人,是社会最底层,最穷困的人群。是属于小盗不偷大盗不抢的那种人。
市场上食盐价格一直是低价经营,一般是一斤盐相当于半斤略多一点粮食的价格。为了出手快一点,他们背来的盐一般是低于批价卖给零售商。
另外他们来背盐还要付钱给盐工。再加上途中开销,背一百斤盐,往返好几天,也只能挣到十斤二十斤粮食。一个五口人之家,靠一个人背盐,连半饥半饱的生活也维持不了。
为了多挣一点,他就往多里背,有些人一次能背到二百斤,甚至更多。
那是一种骇人听闻的沉重劳动!
只要那盐驮子一背起来,不管是走多远,都是不能再放下来的,因为体力大量消耗,一旦放下来,就很难再背起来。
他们休息的时候,有一根长度正好的木棍,支在盐驮子下面,靠墙或者靠树站着休息一会再走。
他们都是夜里赶路,因为这是违法的,这里的官府不管他们,另一处的官府不一定不管。官府一管,一驮子盐没收了,一家人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大家只听说有盐驮子,但极少有人看过这些人的真面目。
官府对这些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人不会扰乱市场秩序,如果那个当官的眼睛盯着盐驮子,同僚笑话,老百姓也会骂娘。事实上从他们身上也的确弄不到钱。
那些盐驮子吃好饭,付了账,便有人把驮子抬出大门,便有几个人合力把驮子抬到一个人的背上,整理好背带。一个个都背好,大家便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村外。夜色立刻吞噬了他们。
村里每家关上大门。整个村庄又在夜幕下沉寂下来。
猴子和竹青躲在暗处,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一直等到那些人的脚步声完全听不见了,村子里的人重新进入梦乡。猴子才声音涩涩地说:“妹妹,想不到世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