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铁血代价(1/2)
相同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不断地在浮山湾的各个营地宿舍里出现,军官和老兵们拿出自己心爱的物品,以登州军独特的迎新方式欢迎着这些原来天雄军兵士。
对于王大人处理这么天雄军将士的方式,其实所有的人都是不理解的。
这可不是几百人、几千人,而是上万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是把总、千户、指挥使、参将一级的军将。
或许,那些大头兵还好办,恩威并用之下,凭着登州军在这个时代最好的伙食和军饷,特别是一系列超过这个时代的训练和管理方式,王瑞自信可以将他们全部变成自己人。
最麻烦的还是那些天雄军的军将们。对于王大人而言,他们确实颇有些鸡肋,弃之可惜,啃之无肉。
比如这些原来就是参将或指挥使的军将,是让他们继续当官呢,还是干脆撸成大头兵?两种做法似乎都不妥贴。
不过,这样的事情却难不倒王瑞这个穿越者。
在给马举的信中,王大人明确指示,在浮山湾建立一个讲武堂,对这些旧天雄军军将进行改造。
讲武堂前期的运作非常简单,既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又要开展登州军的训练,重点是一天十二个时辰向他们灌输大汉民族主义思想。
当然,这其中重点的重点是让他们了解王大人和登州军的光辉事迹。
通过这些英雄感人的事迹,让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只有伟大光荣正确的王大人,才能救大明;只有英雄神勇无所不能的王大人,才能统率大明前行!
一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在讲武堂里搞征东将军王大人的个人崇拜!
不过,这讲武堂的名字,倒是让王瑞纠结了老半天。
王瑞最开初的想法是,干脆就叫它黄埔军校。想来以后这个时空中的中国,可能不会再出现满虏窃国、汉军北伐这些在前世发生的事了。
而且按汤效先的说法,这黄埔军校的名字不够威风大气。
我去,黄埔军校还不够威风大气?!王瑞听到他这个话,就恨不得要拿砖头砸人。
不过,左看右看之后,王大人没有找到砖头,却找到了一个新的名字:大汉起点讲武堂!
王瑞很得意。黄埔军校不管以后还会不会成立,反正自己这个名字肯定不是盗版了。
于是,“大汉起点讲武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浮山湾一个靠海的位置成立了。
若干年后,大汉起点讲武堂由于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陆军将军和顶尖的军事科技人才,声名威震环宇,完全超越了王大人建校时的愿景。
在马举带领着一帮登州军的留守官吏在浮山湾操劳时,王大人正在莱州城十里外的一个寺庙里品茗下棋,陈松、汤效先和何汉军等人无奈地长亭外守护着。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这都接近莱州城了,怎么王大人反而迟疑起来了呢?
这些时日按照王大人的既定布署,都是先由陈松统率的假叛军作先锋攻下城池,将当地的官吏士绅一通诛杀后,王大人再带着登州军来救民于水火之中的。
怎生,这莱州城就有什么例外吗?
按大家的想法,都如法泡制就成了嘛!
其实,王瑞迟疑的却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原来历史上,莱州城在知府朱万年的统领守护下,是作出了诛死抵抗的,而且死的人还不少。
朱万年字鹤南,大明黎平府(今中国贵州省黎平)人。
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举人,历任山东定陶知县、中城兵马司指挥、户部河南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现在官至山东莱州知府等。
历史记载朱万年平生慷慨、持大节,见国是日非,每每酒酣耳热时常对同僚说:“生作奇男子,死为烈丈夫,吾辈不当如是耶!”
平心而论,前世的王瑞对于朱万年还是颇为赞赏的。
不过,朱万年囿于大明的文武之争,对于王瑞这个屡立大功的武人却颇不友善。
每次听人谈起王瑞和登州军时,朱万年便甚为不屑:“一个粗鄙武人,图有虚名耳!竖子成功,不过是借了孙大人、刘大人等文官的运筹指挥罢了!”
后来登州军在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时,也是绕着莱州城走的。
莱州城周边的许多地主老财得悉登州军的一系作法后,机敏的人家立马带了财物家眷逃进了莱州城。
登州军那些“残害士绅、横征暴虐”的所谓恶事,就这样密集地传进了朱万年耳中。
一些士绅文人更是通过各种关系求见朱万年,重金托请他上表参劾王瑞和登州军的一系列残暴罪行。
本来就对王瑞和登州军不感冒的朱万年当然是欣然受之,慷慨激昂的奏章一篇篇地发往了京师。
奈何王大人早有预防,及时给崇祯帝送去了不少银两,悄无声息地将这一波弹劾化解于无形。
不过,饶是如此,性格倔强的朱万年还是没有放弃,时不时抓着登州军的漏洞便会上表开喷。
历史上,孔有德叛乱一爆发,朱万年就迅速进行守城的准备工作。制订了守城约二十五条。
守城约王瑞前世看过,看得出朱万年的战备工作非常严密、周到,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首先根据莱州的现有兵力,作了守城部署,并将海防、要地的守军全部调入城内共同守城。
又加紧储备粮草,在叛军到达前,朱万年千方百计地动员城内缙绅百姓,凡在城外有粮草者火速运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