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国华夏的以色列(1/2)
内忧外患是现在南明国的写照,张强看着情报,想想南明国现在的处境,不由的感叹,汉人的民族就是这点不好,倒不如人家西方欧洲,分列成那么多小国,虽然有矛盾,可人家每个小国都是实力强大,都能独当一面,还各有各的优势。
那个不是拿出来都能当一个亚洲的无数国家集合起来的对手,简直就是强大的代名词。
南明国还有一点好就是他在西北方向安抚了那些反叛的土司,至少是一半以上的土司都很安定,认同他们的存在和管理。
而且尽管远征失败,可他们还是派遣部队和补给队对西北同清军作战的部队和人员进行补给和帮助,使得他们能拖住哪里的清军,不至于让哪里的清军有时间建设当地,恢复哪里的人口和百姓。
哪里的产出会被当地的清军官员用来支持清军同华夏军的作战,或者大金同华夏军的作战。
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张强也没有派遣人员去哪里,一个是太远了,一个是得不偿失,在东南,西南,还有北方没有解决之前,张强不准备向大西北进军。
这样的强硬态度下,南明国一些官员坐着说话不腰疼,依然强硬,和华夏军依然硬顶着干,迫害以前同华夏军交好的商人和或者文人,甚至被华夏军教导过的一些士兵和将官,都被他们迫害,对内压迫,对外一抹黑的强硬,看不清楚局势,不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样的道理,这就和后世一些官员一样,只顾自己贪恋钱财,那管那些钱财能让百姓好过多少,百姓好了,他们当官就舒服了,就能升更高的官,他们只顾自己,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南明国现在的情况就如清末的慈禧老太太,没有办法了,就耍泼,你不让我好过,你想打我是吧,那么我就和你们全部开战,一口气和十几个国家开战,完全不顾当下的形势,没有一点斗争的智慧。
看着这些情报,以及情报分析,张强敲敲桌子,水师舰队调整好了,那么就让人从安南给云南的李定国补给,李定国只需要打通昆明到安南北方的道路,那么补给就从安南北方港口登陆,虽然绕远一些,但华夏军现在的水师是强大的,面对羸弱的南明国水师,华夏军可以轻松将补给物资运到安南港口,然后从港口给李定国补给。
看清情况,张煌言和张亮,杜歌去了以后,全力帮助李定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理顺行政事务,理顺军队,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稳定了李定国本部人马,李定国占领的一座大城,十几座小城的百姓和官员,并且对官员进行考核,培养,调换,一切以张煌言的手段和华夏军的制度来。
杜歌能带兵,能管将领,还能从事一些民政事务,张煌言在哪里就是文官首领,对于他,李定国是一百个放心,因为张煌言太有名了。
张亮一张不烂之舌,对付那些野心勃勃的李定国的手下,一拿一个准,和杜歌两个人一唱一和,加上李定国固有的威严,加上华夏军的支持,李定国手下的官员和将领很快就被镇服了,李定国本部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期间同南明国因为广西边境的几个小县城,双方还大打出手,李定国一路西去,一直打到广西州边境,重新同效忠他的几个小县城的将领建立联系,一条狭长的联络道路被开辟出来,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源供应这几座小县城同南明国的战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强关注着西方的局势,三个月时间,李定国已经收复了大半的云南州,并且阮进的第六舰队打到了安南的海防港,从哪里登陆,沿着广西州的边境线,一路进入云南州地界,把物资输送到了李定国部。
李定国部死而复生,从三万兵马,再次扩充到十万兵马,虽然大都是冷兵器部队,新训练出来的新兵旅不过三个,可三个新兵旅已经同南明国的新军打了好几次大战,双方死伤五万兵马,南明国丢失了好几个县城,损失了一个新军旅,并且丢失了大半个云南州的光复的地盘,被李定国部重新夺了回去,要不是李定国部所在的地域都是莽荒之野,山路难行,平原不多,人口不多,发展不起来,南明国恐怕早被曾经有两厥名王之称的李定国推了。
李定国部同南明国的战斗,牵制了南明国大量的兵力和精力,双方你来我往,口舌之战不休,实际战场上大战偶尔,小战不断,等张强再得到消息的时候,南明国丢掉了他们在云贵州光复的地盘,被吴三桂窃取,吴三桂收拢了云贵州余下来的清军部队,把自己的势力乘着双方争斗的档口,入主到了云贵州,盘踞在云贵州,不听大金国的调遣,静静的观察着局势的变化,李定国对他也无可奈何,撤回了注定要被剿灭的效忠于他的余留的将领和兵力,放弃了在云贵州还居留的少量的地盘,专心同南明国打内战。
而吴三桂很是人精,他也不惹南明国派遣去陕甘,云贵边境作战的部队,也不向云南州发展,就这么精心经营着自己乘机夺下来的地盘,清剿土司,安定百姓,好像要割据一方似得。
看到这样的情况,张强苦笑,吴三桂还是太狡猾了,康熙那个被后人吹捧出来的大帝都费劲了心计才把他剿灭,现在自己面对大金,大清,南明,还有身后的郑成功,以及被重创以后全力支持清军的西方西班牙,荷兰人,葡萄牙人,以及一个总想来华夏捞一点油水的日本,四面都是敌人,都是潜在对手,暂时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