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捐献制度(1/2)
朱鼎盛望着底下的这十几号人,微微摇头,事情太多,人才太少,如果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恐怕很难渡过难关。
“战争是一只胃口巨大的吞金兽,多少钱都不够填的,这些年投进了无数的钱财,致使现在朝廷也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然而,我们为什么还要进行战争呢?”
“为了面子?为了征服?为了劫掠?”
“这些都不是,蒙元历史教训、目前辽东民众的惨剧,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乱世民不如太平犬,要国泰民安、要百姓安居乐业,必须要有一只强有力的军队,保护大家不收到野蛮人的劫掠和屠杀。”
“为了达到目的,现在,我想采取一点非常规的措施。”说完朱鼎盛停了一下,环顾四周。
大臣们听到“非常规的措施”,都是端正坐姿,提起精神,一脸的严肃。
“为了鼓励富人们支持朝廷的福祉建设,积极参与保家卫国,我们要建立合理的捐献制度,让忠贞爱国的臣民能够得到他应有的回报。鼓励捐献黄金和粮食,粮食和其他实物的捐献以黄金计算价格,捐献1两黄金可授予100点功勋,按照一星功民1000点功勋计算,捐献10两黄金即可授予一星功民的荣耀称号。以此类推,捐献1000两黄金可以授予九星功民的荣耀称号。”
“捐的愈多,功勋越多,最高可授予九星功民。为了防止国家政策被富商干扰,勋爵则不能通过捐献直接取得,需要对国家有实际工作上的贡献才能够获得一月勋爵以上的荣耀称号。”
“一星功民至九星功民,挂一星至九星铜质勋章,作为对国家福祉有贡献的人,享有特权:可通行全国,不需要再去官府开具路引;见官不跪,见皇帝也不用跪;家居和穿着可享有相应的特权。其他具体我们以后有元老院功勋部再详细规划。”
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服饰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上下贵贱等级的传统。
比如黄色是皇族的专用色,紫色和红色则是由品级的官员的专用颜色,普通的老百姓只能穿布衣,对于违反者给予断肢割鼻等严酷的处罚。
在批阅奏章的时候,朱鼎盛就看到监察御史梁天奇建议对于违反服饰禁令的人严肃处理,提出诸如下令北京的巡城逮捕那些穿金戴银的民家女子,以整顿风纪等等的建议。
朱鼎盛考虑都没有,直接把奏章扔到炉火里。
现在已经是内忧外患不绝,大明帝国风雨飘摇,面对此种严重的形势,如果再分不出轻重缓急,恐怕无法避免亡国上吊的悲剧命运了。
此事倒是给了朱鼎盛一些灵感。
明朝是一个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社会,特别是江南一带,纺织、印染、服装加工等手工业越来越发达,服饰时尚也在士绅和商人中兴起了,《金瓶梅》里西门大官人就是做丝绸贸易发的家。很多平民百姓的穿着已经大大逾越了朱元璋定下的服饰制度。这也使得儒家官员痛心疾首,纷纷向皇帝上书建言,要求“严服饰之制”。
但是,人皆有爱美之心,堵不如疏,所以,在考虑功民特权的时候,朱鼎盛就把服饰方面的特权也写了进去。
他已经能够想象,这个捐献制度出台后,食古不化的儒家官员们唾沫横飞的场面。如果,大量的唾沫能够使北方干旱的土地有一些滋润的话,他倒是希望能够越多越好。
底下的官员们,孙承宗、袁可立、鹿善继、孙元化等也都是儒家出身的,然而,经过了辽东的尸山血海,经世致用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里,如果能够通过捐献筹到大笔资金,总比加税要好得多。
于是,捐献制度在大家的默认和期待中也就隆重出台了。
掏钱的事情大家都比较为难,收钱的事情总有人抢着干。
功勋部一下子从一个鸡肋部门,变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馍馍,一时间,底下众人都心思大动,都想怎么把这个部门抢到手里。
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朱鼎盛心中不由得一晒,继续说道:“诸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我都要大用。这个功勋部部长,既要德高望重、清正廉洁,又能持正不阿、勤勉国事,请大家推荐合适的人选。”
这个要求有点苛刻,大家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有什么人选。
朱鼎盛下意识的在脑海中呼出伯乐系统,只见半透明的玉玺屏幕,左上角出现“黄金储备量(万两)7/100”,右上角呈现“寻找特殊人才(人)6/7”。
咦,才几天就多了一万两黄金的储备,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破系统还能够自动生产黄金不成,如果是这样的话,统一天下不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朱鼎盛不由得一阵兴奋,左手熟知历史、掌握先进科技力量,右手伯乐系统发掘人才、黄金自动生成,一时之间,食指大动,天下好像就在他的锅里煮了,随时可以享受。
醒掌天下权,四海升平八方来朝;醉卧美人膝,三宫佳丽六院美眉!
朱鼎盛突然之间像花痴一样呆住了,脸上露出了诡异的满足的笑容,嘴角也开始流出了口水。
这可把密切关注他的王承恩吓了一大跳,皇上的病是不是又发了,急忙趋近低声喊道:“皇上,皇上?”
一言惊醒了梦中人,朱鼎盛回过神来,下意识的摸了口角,望着底下众人疑惑的目光,还好,论坛高手不是白练的,机智的说:“朕突然想到一个人,如果他来,功勋部大事可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