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突如其来(1/2)
太皇太后看康熙的脸色还算不错,笑了一声:“皇上已经长大成人了,这些事情想必心中也有数了,我只劝你一句话,无论事情再忙,别忘了饮食休息,咱们大清入了关几十年把祖宗的本事丢得差不多了,输了也正常,但是只要根还在,哪怕咱们被人家赶出关外,有朝一日还能杀回来的。”
康熙倒是笑了一声:“赶出关外倒是没这么眼中,朕用了近一年的时日,将大批的粮草银两投放到了山东,如今山东算是定下来了,咱们大清还占据着中原半壁,再加上京畿和辽东,就算是他们生咬,也得崩掉他们几颗牙。不过朕看他们两家是没工夫咬朕了。”
按照吴三桂去世之前的想法,一定要把满清赶出关外两家再决胜负,但是如今大周刚刚拿下了南京,算是彻底把南直隶握在了手里,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之前在大明那里受了窝囊气,自然要找补回来,如今自己财大气粗,还怕他们不成?
如今大明屯兵汉阳府,大周屯兵武昌府,两地相距不过二三十里的路程,几乎都要把自己的长矛捅到对方的脸上了,之所以还没有撕破脸皮,不过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由头。
其实两家自从吞并以来,江浙和湖广已经有不下三十位大儒从山中走出来劝说两边的将领了。
“如今满清尚在北京作威作福,你们两家若是开战,岂不是让鞑子捡了便宜?”
“当初大明和逆贼李闯便是这幅样子,若不是他们打得热火朝天,满清怎么有机会进关,咱们中原又怎么会生灵涂炭?还请将军以民族为重,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逐鹿天下不迟,咱们汉人的事情,关上门自己解决,可别让人家外人看了笑话啊。”
镇守武昌府的是大周朝的部将高大节,此人勇猛凶悍,擅长步卒攻防,不过读书不多,听到这些老夫子的劝说脑袋都大了。
镇守汉阳府的是孟轲,他比高大节强不到哪里去,与秀才打交道的本事是一点都没有,这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他只能避而不见,要不然就让胡大刀去见面。
这双方都不敢对这些老夫子动刀,这虽然是乱世,但是乱世更重民心,太平盛世你若是失了一省百姓的民心,顶多是造反作乱,领兵平定就是,这种时候若是失了一省百姓的民心,就等于把自己的土地拱手让人,而且十年八年怕是别想再收拢民心了。
两人全都应付不了,便把事情推回到了朝中,都差不多一个意思,打仗我们很擅长,但是这种事情还是派专人处理便是了。
如今大明嘴下就是半个山西和河南,自然是不想和周朝打仗,但是周朝得理不让人,非要讨个说法,其实本质便是他们现如今再往北没什么便宜可占了,山东刚刚用粮草喂活了一省百姓的性命,这个时候去攻打,那就是自讨没趣。
不过现如今已经是冬至了,两边估摸着也打不起来,要打也得明年开春开打,所以双方的将领都不怎么担心。
但是把烈火和干柴放在一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况且又离得这么近,许多事情就不是人主观能控制的了。
事情的缘由大抵是大周的士卒在营中休假的日子出来逛窑子,这城中的青楼贵的要命,况且那是自己将军玩乐的地方,便去城外寻个地方。
大明的军伍军律很严,行军打仗途中绝对不许出营逛窑子的,但是这可是孟轲带的兵马,一开始是山贼,后来到了汝宁府收拢了一部分兵力,孟轲只教会他们作战不怕死了,这军中的军律可是含糊得紧,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营中看得也松,这两拨兵马便遇到了一起。
两拨人本来就是敌对关系,没事情也能找出事情来,就在窑子里面见了血,接下来便是回营叫人,小队人马对战就成了大股军伍厮杀。
这一下把窑子里的人全都吓跑了,连着附近的百姓也躲得远远的去了,这人要是杀红了眼,可不分你是不是敌人,只要不是自己人,这刀子没准就落在你身上。
孟轲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闭门不出,他倒是谨记程孝廉的教导,没有喝酒,听说手下的弟兄和周朝的兵马打起来,赶紧询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听说是因为逛窑子打起来的,孟轲这气就不打一处来,想着教训自己手下的兄弟,但是还不是时候,外面出了事得先把周朝的军伍平定了再论惩戒他们,这叫事有轻重缓急。
那边的高大节也得到了消息,不过他就没有孟轲这么洁身自好了,正在府中喝酒看美人呢,一听说明朝的军伍把自家的弟兄给杀了,穿戴好了盔甲提起了刀子便带着自己人杀奔出来,要说理论说不过那些老夫子也就罢了,打仗他可不怕。
孟轲和高大节几乎是同时赶到的现场,看到现场乱成一乱的样子,最少有几百人在场上厮杀。
高大节大手一挥:“弟兄们,给我冲上去,宰了这些前明的王八蛋。”
孟轲一看这形势,得了,也没别的法子了,要是眼看着自家弟兄被人家在这里活活打死,回营去非得有弟兄捅自己黑刀不可。也是大手一挥,两家的兵马算是颤抖到了一起。
这个时候天色也不早了,已经是后半晌了,两家的兵马你来我往杀得好不热闹,孟轲倒是先没有摆出自己的陌刀阵来,哪儿有一上来就用自己的底牌的,总要摸摸敌军的底细再说。
高大节可不管不顾,喝了酒脑袋一发热,营中最精锐的兵力全都堆了上去。
孟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